白癜风丸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59.html 牛年开工第一天的傍晚,南京发了一张王炸牌! 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四区“全面”放开落户,有居住证、社保满6个月就能落户! 这个事,是个大事!单纯从楼市层面来解读,显得太小了! 这是一件决定南京城市格局的大事。需要结合几个背景来解读: 1、我国人口已从低生产力时代的“负担”,转化为工业化时代的“资源”。 2、年全国新增人口掉落至千万边缘,东北试点全面放开生育; 3、南京“十四五”要建成千万人口超大城市; 4、南京都市圈规划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Part1 先介绍一下新政策: 昨天(2月18日)傍晚,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要点有这么几项: 1、放宽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对持有上述四区居住证、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即可办理落户。 2、实现与苏州在积分落户时,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累计互认。在省内其他城市的居住和社保缴纳年限,申请落户时纳入南京累计认可。探索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具备条件的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3、精准修订积分落户政策,确定重点人群积分指标精准化,加大社保和居住年限分值比重,突出正向激励导向,解决好长期在城市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4、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顺应现代化人口流动趋势,吸引更多人才流入南京。实施农村籍大学生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将户口迁回原籍,毕业后可以迁入就(创)业地。 Part2 用一个词来评价这个政策,就是开闸抢人! 人口,从未像今天让我们感觉到如此“宝贵”。 40年前,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认为人口是拖累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累赘,彼时,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应运而生。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家才发觉,人口并不是累赘。 我国人口已经从低生产力社会的“负担”,转化为工业化社会及信息化社会的宝贵“资源”。 人口,意味着更晚的老龄化, 人口,意味着更丰富的大数据, 人口,意味着更多的消费, 人口,意味着创造力和生产力! 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人口就是资源 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报告,年我国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5万,较年的万大幅下降14.9%,已经滑落到千万的边缘。 在年,这个数字还是万! 同样在昨天(2月18日),还有一个关于人口的大新闻。国家将在东北地区开展全面生育政策试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号建议的答复”称,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对国家卫健委工作很有参考价值。在XXX(详见答复内文)的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Part3 在这个大背景下,南京这次全面放开4区落户,做的很及时,而且也到了不得不为的时候。 众所周知,南京是全国新兴准一线城市中,发展最为均衡的城市之一,产业、经济、科教、文化、健康,几乎都没有明显的短板。唯有人口,是南京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年的统计中,南京的户籍人口.82万人,常住人口万人,实有人口.22万人。人口新增量为6.93万。 而在同一年,长三角的竞争城市杭州,人口新增量为55.4万。 南京的人口新增数在全国的排名,竟然只能排在第18位。与城市地位完全不相符。 在年全国城市GDP前十榜单中,南京的常住人口最少! 这个原因,是南京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造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年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中,“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强”,南京排名全国第6位。 尽管相关指数略输第5位的杭州,但差距并不算大,与城市新增人口的实际数据差距相比,完全不符合! 也就是说,南京的新增人口过少,全国人才流入并不是主要的锅。 那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南京对周边城市普通人口流动的“吸血”太少了! 南京地处江苏边缘,而“苏大强”又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均衡的省份。“十三太保”,没有一个城市掉出全国百强,这造成了南京没有杭州在浙江、武汉在湖北、成都在四川、广深在广东那样的“人口虹吸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增人口排名上,南京、苏州、无锡这三个江苏最强势,都排名非常靠后的原因。 Part4 人口虹吸效应差,但改革开放后好不容易站上全国GDP前十席位的南京,已经到了没有退路的时刻,要么继续奋起找回昔日的城市地位,要么永远做一个不温不火的东部省城。 显然,南京人在历史长河中养成的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允许南京做一个平凡的城市。在今年1月12日的南京两会上,市长发布了“十四五”的城市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南京将建设成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要超过0万!经济总量要突破2万亿元! 常住人口在5年内从万增加值0万,平均每年要增加30万人。这个巨大的缺口靠什么来补? 既然靠江苏一个省不行,那么就靠两个省。 南京都市圈规划范围 2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这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级认证的城市都市圈规划!《复函》中特别提到要求江苏和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 一个包含了(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和(安徽)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以及江苏常州的金坛区和溧阳县,8个完整地级市、11个县市级和16个县在内的超级都市圈规划就此落定。 4.5个城市在江苏,4个城市在安徽。 回头再看下2月18日南京宣布放开落户的四个区,全部是主要与安徽接壤的地区(小部分与江苏常州接壤): 浦口——对应紧邻的滁州; 六合——对应紧邻的滁州来安和天长,以及更远的淮安; 溧水——对应马鞍山、芜湖,以及常州的溧阳和金坛; 高淳——对应宣城、芜湖,以及常州的溧阳。 这个人口虹吸的步骤就很清晰了。 step1:设立南京都市圈,把皖南的一半都圈进来,再把苏中和苏南一小部分圈进来。 step2:降低接壤地区落户标准,江苏其他城市交的社保,我也都认;安徽城市的社保未来也要认。(探索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具备条件的省外城市实施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step3:加快跨市跨省基建进度,增加经济流动和人口流动,最后省内的,连通安徽的人,都来! 有位网友的评价我认为话糙理不糙:南京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与大家“和平相处”,可换来的却是疏远,不装了,我是两省老大,我摊牌了! 考虑到全国出生人口的快速下降,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都在放宽落户政策,这一波人口的争夺战,可能也将是未来20年的最后一波了。 作为一个深耕南京的搬砖中产,只想说,南京这一波针对人口的“开闸吸血”,吸得好! ps:至于这件事情对南京楼市的影响,不说大家应该也懂了。如果有没想明白的,也欢迎扫我在文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