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合格导游人才的全国统一的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考试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目的是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导游职业的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科目、语种与要求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科目一“政策与法律法规”、科目二“导游业务”、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

考试语种分为中文和外语两种,其中外语类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泰语等。

上述科目内容,分别从了解、熟悉、掌握等三个层次对考生进行考察。

三、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笔试实行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考试。现场考试以模拟考试方式进行,由省级考试单位根据考试大纲和《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考试工作标准(试行)》组织。

科目一、科目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其中科目一、科目二分值所占比例各为50%;科目三、科目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张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含题,共分,其中判断题30题,每题0.5分,共15分;单项选择题80题,每题0.5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科目五考试中文类考生每人不少于15分钟,备考旅游景区不少于12个;外语类考生每人不少于25分钟,备考旅游景区不少于5个。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中文类分值比例为:礼貌礼仪占5%,语言表达占15%,景点讲解占50%,导游服务规范占10%,应变能力占10%,综合知识占10%;外语类分值比例为:礼貌礼仪占5%,语言表达占25%,景点讲解占30%,导游服务规范占10%,应变能力占5%,综合知识占5%,口译占20%。

四、各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一《政策与法律法规》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党和国家的基本国策、根本制度、根本任务、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序言和总纲的内容,熟悉《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国策、基本制度、根本任务;掌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熟悉《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2.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总目标;熟悉《决定》规定的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六大任务”;熟悉《国家旅游局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意见》(旅发〔〕号)所提出的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重要意义和措施。

3.熟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4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1号)、《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年)》(国办发〔〕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6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发〔〕5号)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背景、发展趋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规划指标和主要任务。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的立法背景和框架;熟悉《旅游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发展原则等总则的内容;掌握《旅游法》的基本内容、主要法律制度及其相关法律责任。

5.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关于旅游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及其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消费者协会的公益性职责和禁止行为及其相关法律责任。了解《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旅办发〔〕号)关于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主要行为、“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内容以及评审、申辩、动态管理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适用、旅游者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处罚的规定。

6.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掌握关于防止损失扩大义务的规定;掌握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关于旅游服务合同的规定。

7.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一般规定的内容;熟悉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了解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熟悉监护人责任、用人责任;熟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高度危险活动致人损害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物件致人损害责任的规定;掌握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的规定。

8.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存取管理办法》(旅办发〔〕号)关于旅行社(包括分支机构)设立与变更、经营范围、经营原则的规定;掌握旅行社的经营规范、旅行社权利和义务等法律制度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9.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关于导游资格考试制度、执业许可制度和执业行为规范、导游从事领队服务的条件、导游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LBT-)关于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的总体要求;熟悉具体规范的规定。

10.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关于旅游安全法律制度、旅游经营者安全经营义务与责任、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的规定;熟悉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了解旅游突发事件等级及相关罚则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关于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

1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关于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的证件制度;熟悉义务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关于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旅客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关于道路运输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关于水路运输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1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规定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饭店行业规范关于饭店经营者权利和义务及其相关责任的规定。了解《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关于娱乐场所的设立、经营规则、监督管理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13.熟悉《风景名胜区条例》关于风景名胜区设立、规划、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文物出境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设立条件、区域构成、管理制度、保护和合理利用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的规定。

14.了解旅游纠纷及其特点;熟悉《旅游投诉处理办法》关于旅游投诉及其构成要件的规定;掌握旅游投诉案件的受理和处理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证据的种类、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规定。熟悉《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旅办发〔〕44号)关于旅游主管部门调解旅游纠纷时执行的赔偿依据的规定。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

科目二《导游业务》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职业道德规范、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导游服务规范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检查考生对导游的语言、讲解、带团和应变能力以及在导游服务中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1.了解旅行社的历史发展、主要业务和旅游产品类型;了解导游服务的产生及其发展以及我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了解导游服务的概念,现代导游服务的特点;熟悉导游服务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以及导游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了解导游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熟悉导游的定义、分类;掌握各类导游的职责、从业素质及礼仪规范要求;掌握导游应有的修养以及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3.掌握旅游团队的导游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

4.了解散客旅游的类型,熟悉散客旅游的特点,掌握散客导游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

5.熟悉导游带团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导游同游客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掌握导游引导旅游者行为,调动游客游兴的方法;掌握导游同旅游接待单位、导游服务集体之间以及同司机之间合作共事的方法。

6.了解导游语言的概念、特点,熟悉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掌握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体态语言的运用;熟悉导游讲解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各种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7.了解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原则;掌握游客在住房、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掌握游客要求自由活动、亲友随团活动、要求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限的处理办法;掌握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游客的接待技巧。

8.了解旅游事故的类型、特点;熟悉旅游事故产生的原因;掌握旅游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掌握旅游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办法;掌握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患病、死亡的处理办法;掌握旅游计划和行程变更的处理办法;掌握漏接、错接和误机(车、船)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办法;掌握游客证件、行李、钱物遗失和游客走失的预防与处理办法;掌握游客不当言行的处理办法。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掌握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疾病的应对措施。

9.了解游客投诉的原因,熟悉游客投诉的心理,掌握游客投诉的处置办法。

10.熟悉出入境应持有的证件和需要办理的手续以及我国海关有关出入境物品和人员的规定;熟悉航空、铁路、水运购票、退票和携带物品的规定以及航空机票种类、旅客误机、航班延误或取消和行李赔偿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可兑换人民币的外币种类、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使用规定,熟悉旅游保险的种类及相关知识;了解信用卡知识;熟悉外汇知识;熟悉晕车、中暑等旅游常见疾病和急症的防治知识;了解高原旅游、冰雪旅游、沙漠旅游、漂流旅游、低空旅游和温泉旅游的安全知识;了解国际时差、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度量衡的换算和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知识。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和旅游业基本知识,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旅游景观,中国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风物特产,部分旅游诗词、楹联、游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概况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等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

1.了解旅游活动的类型、主体和客体;熟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了解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了解中国旅游标志、主要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名称与标识;了解世界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由来及意义。

2.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熟悉中国科技发明主要知识;掌握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3.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相关知识;掌握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代表性地貌景观;掌握山、水、动物、植物、天象等自然景观知识。

4.熟悉中国56个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及习俗文化。

5.了解中国宗教的地理分布特征;掌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创立、发展、教义、教派、经典和标记、信奉的对象、主要称谓、主要节日与习俗以及著名的宗教建筑;熟悉宗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6.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与特点;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石桥和佛塔的类型、布局和特点。

7.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和分类;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造园艺术、构景手段和代表性园林。

8.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历史及风味流派的形成;掌握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特点及代表性菜品;熟悉中国风味特色菜——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的特点和代表菜品。掌握中国传统名茶、名酒的分类与特点。

9.了解中国陶器、瓷器的发展简史,熟悉我国陶器、瓷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掌握中国四大名绣及其代表作;熟悉我国漆器、玉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掌握我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10.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熟悉楹联的类型和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熟悉历代游记名篇的内容、艺术特点。

11.熟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

12.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3.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14.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15.了解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

16.熟悉港澳台地区的基本概况、民俗风情和知名景点;了解我国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概况、民俗风情和知名景点。

科目五部分地区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上海市)

一、中文类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考生从事导游工作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所学相关知识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考察考生对上海主要游览区和景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考察考生对导游规范服务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察考生对旅游接待服务中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

(二)考试内容

中文类现场考试分两部分内容,分别在两个考场进行。

1.讲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有上海概况或游览区概况、景点讲解和综合知识问答。要求考生重点掌握上海概况和外滩、人民广场、东方明珠、豫园、龙华五大游览区的概况及所辖范围内景点介绍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导游语言和导游讲解技巧,对上海概况、游览区、景点进行有重点、有条理的生动讲解。考试时间一般为9分钟。考生所要考的游览区、景点和综合知识问答题在考试当天随机抽取确定。

上海概况的讲解,应掌握下列基本要素:地理环境(所处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等),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如简称、建城、开埠、解放、中国共产党成立、浦东开发开放的时间等),城市特点,市花,主要游览区等。在讲清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力求有深度、有创意、并能掌握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

五大游览区需要掌握的知识分别如下:

(1)外滩游览区

游览区概况讲解:重点突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景区特色。

主要景点讲解:熟悉并熟练讲解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大楼、华尔道夫酒店、浦东发展银行大楼、海关大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大楼、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光大银行大楼、上海大厦、外白渡桥、黄浦江、观光长廊等。

(2)人民广场游览区

游览区概况讲解:重点突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景区特色。

主要景点讲解:熟悉并熟练讲解人民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音乐旱喷泉、上海博物馆、国际饭店等。

(3)东方明珠游览区

游览区概况讲解:重点突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结合浦东的开发开放),主要景点,景区特色。

主要景点讲解:熟悉并熟练讲解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海洋水族馆、陆家嘴中心绿地、滨江大道及游览区内的其他代表性楼宇等。

(4)豫园游览区

游览区概况讲解:重点突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景区特色。

主要景点讲解:熟悉并熟练讲解豫园(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内园六个景区的主要景观),城隍庙,上海老街等。

(5)龙华游览区

游览区概况讲解:重点突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景区特色。

主要景点讲解:熟悉并熟练讲解龙华塔,龙华寺(山门、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宝殿、钟楼、鼓楼、观音堂、罗汉堂、牡丹园),龙华烈士陵园等。

2.导游服务规范与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

内容有对导游服务规范与特殊问题处理和应变问题或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回答。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导游(地陪、全陪、散客导游)服务操作程序,掌握对导游服务中所遇到的旅游者个别要求及旅游故障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以及导游服务的技能。考试时间一般为6分钟。考题于考试当天随机抽取确定。

二、外语类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和从事导游工作的综合素质,以及对所学相关知识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考察考生对上海主要游览区和景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考察考生对导游规范服务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察考生对旅游接待服务中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

(二)考试内容

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语种的语言进行现场导游考试。考生所要考的题目在考试当天随机抽取确定。

英语、日语、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考试内容有外译中和中译外、上海概况或游览区概况讲解、景点讲解和综合知识问答、导游服务规范与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的问题或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回答。要求考生重点掌握上海概况和外滩游览区、人民广场游览区、东方明珠游览区、豫园游览区和玉佛寺的概况,以及所辖范围内景点介绍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导游语言和讲解技巧,有重点、有条理地生动讲解。

其他外语语种类的考试内容有上海概况或游览区概况讲解、景点讲解和综合知识问答、导游服务规范与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的问题或案例进行分析讲解问答。要求考生重点掌握东方明珠游览区、外滩游览区、人民广场游览区、豫园游览区和玉佛寺的概况,以及所辖范围内景点介绍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导游语言和讲解技巧,有重点、有条理地生动讲解,从中体现自身口译能力。其中朝鲜语类考生还需掌握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景点;阿拉伯语考生无需掌握玉佛寺景点。

所有外语类上海概况的讲解内容应掌握下列基本要素:地理环境(所处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等),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城市特点、市花、主要游览区。在讲清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力求有深度、有创意、并能掌握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

所有外语类游览区概况讲解应掌握该游览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景点和景区特色。

“导游服务规范与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导游工作职责、服务程序与标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对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特殊问题的处理和应变能力。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江苏省)

一、考试目的

通过现场考试,检查考生的语言能力,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生动,其中外语类考生需全程使用所报考的外语语种应试和讲解,具备中外文互译能力;检查考生是否具备导游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导游的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并具备一定的导游服务应变能力;要求考生能对考试景点熟练进行导游讲解,讲解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要求考生掌握所在城市的概况和景点的背景知识;同时要求考生对国内外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综合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二、考试内容

(一)内容

1.中文类

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城市概况、景点讲解、景点知识问答、导游规范、应变能力和综合知识问答。其中“导游规范”“应变能力”和“景点知识问答”统一使用《江苏省导游现场考试手册》中有关内容。

2.外语类

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考语种讲述城市简介和景点,回答评委用所考语种提出的“导游规范”、“应变能力”、“景点知识问答”和”综合知识问答”题。阅读所考语种短文,并用所考语种复述阅读内容,阅读材料字数在-字之间。同时,需根据要求进行中外文互译。

(二)景点讲解范围

江苏省现场导游考试分设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泰州市、宿迁市等13个考点,每个城市考点均设有不同的考试景点,各市景点讲解范围如下:

1.南京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夫子庙A、夫子庙B、南京城垣与中华门城堡、总统府A、总统府B、雨花台、牛首山、大报恩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中华门、总统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苏州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苏州概况、拙政园、虎丘、网师园、寒山寺、留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平江历史街区、环古城河、周庄、同里。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苏州概况、拙政园、虎丘、网师园、寒山寺、同里。(西方语言考生不考寒山寺)

3.无锡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灵山胜境风景区A(灵山大佛)、灵山胜境风景区B(九龙灌浴)、灵山小镇拈花湾、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A(鼋渚春涛)、太湖鼋头渚风景区B(藕花深处)、梅园横山风景区、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A(天下第二泉)、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B(惠山寺)、寄畅园、徐霞客故里(霞客故居)、善卷洞风景区。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灵山胜境风景区(灵山大佛)、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寄畅园。

4.常州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环球恐龙城(中华恐龙园部分)、天宁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吴越弟一峰)、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鸡鸣村)、春秋淹城旅游区(淹城遗址公园部分)、天宁宝塔、瞿秋白纪念馆、环球动漫嬉戏谷、金坛市博物馆。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环球恐龙城(中华恐龙园部分)、天宁寺、天目湖山水园景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

5.镇江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街区、茅山、宝华山、米芾书法公园、镇江博物馆、赛珍珠文化园、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金山、焦山、北固山、镇江博物馆、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6.扬州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扬州乾隆水上游览线、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汉陵苑、汪氏小苑、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博物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史公祠、东关街。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同中文类。

7.南通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狼山A、狼山B、濠河A、濠河B、南通博物苑A、南通博物苑B、军山、水绘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珠算博物馆、城市绿谷、城市博物馆。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狼山A、狼山B、濠河A、濠河B、南通博物苑。

8.连云港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花果山景区A、花果山景区B、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渔湾景区、孔望山景区、抗日山景区、大伊山景区、东海羽泉景区、海上云台山景区、二郞神文化遗迹公园、桃花涧景区、东海西双湖景区。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同中文类。

9.徐州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汉文化景区—楚王陵、汉文化景区—汉兵马俑博物馆、龟山汉墓景区、户部山古民居—戏马台景区、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景区、云龙湖风景区、云龙山景区、彭祖园、徐州市蟠桃佛教文化景区、户部山古民居—徐州民俗馆。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汉文化景区、龟山汉墓景区、戏马台景区、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景区、云龙山(云龙湖)风景区。

10.淮安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吴承恩故居、河下古镇、淮安府署、清晏园、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博物馆、洪泽湖风景名胜区、金湖荷花荡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明祖陵。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河下古镇、淮扬菜博物馆、明祖陵。

11.盐城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盐城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盐城市大丰中华麋鹿园、盐城海盐历史文化景区、盐城大纵湖旅游景区、新四军纪念馆、阜宁金沙湖旅游景区、射阳息心寺、江苏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景区、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盐城大丰荷兰花海景区、盐城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盐城大丰港海洋世界景区。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盐城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盐城市大丰中华麋鹿园、大纵湖旅游景区、江苏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景区、盐城大丰荷兰花海景区。

12.泰州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溱湖旅游景区、望海楼景区、桃园、梅园、乔园、溱潼古镇、光孝律寺、郑板桥故居、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雕花楼景区。

外文类现场考试景点:溱湖旅游景区、梅园、乔园、溱潼古镇、郑板桥故居。

13.宿迁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项王故里、三台山森林公园、乾隆行宫、雪枫公园、洪泽湖湿地公园、杨树博物馆、湖滨公园、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妈祖文化园、朱瑞将军纪念馆、南湖公园、双沟酒文化旅游区。

外语类现场考试景点:项王故里、三台山省级森林公园、洪泽湖湿地公园、雪枫公园、洋河酒厂。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甘肃省)

一、考试目的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采用现场导游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从事导游工作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等。

现场导游考试根据我省实际选择现场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考生在考试机上录制现场考试音频和照片,着重测试地陪服务中最核心的参观游览服务的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等;考核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对景点知识的把握、讲解方法的运用和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考核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由景点讲解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和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每题口译字数在一个之间。

(一)景点讲解(中文、外语通用)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2.考试内容

以甘肃省最具代表性的20个景区或景点基本概况和相关知识,作为甘肃考区应试人员应该熟知掌握的内容,计算机按考点任意组合三个景点,考生选择一个景点进行讲解。

(1)甘肃概况

答题要点: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面积、人口、民族、民俗风情等;

3)历史沿革;

4)名物特产;

5)旅游资源。

(2)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

答题要点:

1)兰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面积、人口等;

2)详细介绍白塔山公园、中山桥、黄河母亲等;

3)简述水车博览园、生命之源、兰州龙园、白云观、音乐喷泉、金城关、百合公园、龙源、大剧院、会展中心、文朔阁、兰州文庙等景点。

(3)南北石窟寺

答题要点:

1)南北石窟寺的开凿情况;

2)两个寺对比讲解;

3)重点介绍南石窟的一号东大窟和北石窟的号窟。

(4)永靖炳灵寺石窟

答题要点:

1)简单讲述甘肃段丝路南线;

2)炳灵寺的组成,名称,石窟数;

3)炳灵寺与其他石窟比较,它的特点。

(5)永靖黄河三峡

答题要点:

1)黄河三峡的组成;

2)刘家峡水电站;

3)太极岛;

4)罗家洞;

5)临津古渡;

6)龙汇世界;

(6)拉卜楞寺

答题要点:

1)拉卜楞寺名称的来历,地理位置;

2)黄教六大宗主寺的名称;

3)六大学院的介绍;

4)拉卜楞寺的建筑风格;

5)藏传佛教的密宗与显宗。

(7)冶力关景区

答题要点:

1)该景区的构成;

2)莲花山;

3)西峡;

4)冶海湖;

5)地方民族风情的简单介绍。

(8)莫高窟

答题要点:

1)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洞窟数、壁画面积;

2)名称来由;

3)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飞天艺术的介绍;

4)藏经洞的发现,敦煌学的产生。

(9)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答题要点:

1)鸣山的地理位置;

2)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以及沙鸣响的传说;

3)月牙泉的面积等,以及有关传说;

4)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10)崆峒山

答题要点:

1)崆峒山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

2)崆峒山山上古建筑群介绍;

3)景区构成;

4)道教相关介绍。

(11)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

答题要点:

1)景区的地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组成;

2)各景区的详细介绍:贵清山、遮阳山、汪氏墓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嘉峪关文物景区

答题要点:

1)景区的构成: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峡;

2)重点介绍嘉峪关关城的地理位置,建筑过程,外城、内城、罗城及瓮城的设防特点,相关的传说等;

3)概括介绍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峡、长城博物馆等。

(13)张掖大佛寺

答题要点:

1)该寺原来的名称,修建年代;

2)现存建筑的构成;

3)对大佛的具体描述,“八相成道”中第八相的简单情节(大佛为什么向西而卧);

4)价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肃南马蹄寺——裕固族风情园

答题要点:

1)石窟群的具体组成,名称由来;

2)石窟群的特点;

3)裕固族风情介绍。

(15)雷台旅游区

答题要点:

1)雷台名称的由来及雷台上建筑群的介绍;

2)汉墓的具体形制,出土文物的数量;

3)铜奔马的艺术造型和艺术价值。

(16)武威文庙

答题要点:

1)简述历史上武威的繁荣盛况;

2)文庙建筑构成;

3)西夏碑及西夏王朝介绍;

4)西夏博物馆。

(17)麦积山石窟

答题要点:

1)名称的来由,石窟建造年代等;

2)石窟的组成;

3)具体讲述其中的重点窟如:万佛堂、七佛阁、牛儿堂、摩崖。

(18)伏羲庙

答题要点:

1)伏羲氏的传说;

2)伏羲庙的格局;

3)八卦的介绍。

(19)武都万象洞

答题要点:

1)万象洞的位置以及名称来由;

2)万象洞属岩溶地貌;

3)月宫、龙宫和天宫的介绍;

4)其他景区的介绍。

(20)宕昌官鹅沟(大河坝森林公园)

答题要点:

1)该景区的构成;

2)重点介绍几个景区。

(二)导游规范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2.考试内容

(1)领队服务程序和内容:领队资质和资格的取得;领队职责和意识;领队工作程序;领队服务须知

(2)全程陪同服务程序和内容:服务准备;首站接团服务;进住饭店服务;核对、商定旅游活动日程、全陪在各站的服务;离站服务;途中服务;抵站服务;末站服务;后续工作。

(3)地陪导游服务程序和内容:服务准备;接站服务;入店服务;核定日程,商定节日安排;参观游览服务;社交娱乐、购物、餐饮服务、送站服务、善后工作。

(4)散客导游服务内容:散客导游服务的类型和特点;散客旅游对导游的服务要求;散客导游服务程序。

(5)景点导游服务要点:地文景观景点导游服务要点;水域风光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生物景观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古迹和建筑类景点导游服务要点。

(三)应变能力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1)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漏接、空接和错接事故;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的变更;误机(车、船)事故;遗失物品事故;游客走失事故;游客患病、死亡事故;旅游安全事故;游客越轨言行的处理。

(2)对旅游者特殊要求的处理:旅游者特殊要求的一般处理原则;旅游者在餐饮、住房、娱乐、购物方面特殊要求的处理;旅游者要求自由活动的处理;旅游者其他特殊要求的处理。

(四)综合知识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对甘肃省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2.考试内容

(1)甘肃省3A级(含)以上景区、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

(2)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

(3)国家重大会议和政府发布的重要文件的内容。

(五)口译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的口头互译的能力。

2.考试内容

英语、俄语、法语、朝鲜语、日语及其他小语种、方言、藏语等民族语言翻译的内容主要是甘肃概况、甘肃省内主要城市的概况、甘肃景点的简介、导游服务用语和中国文化常识等。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青海省)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分旅游景区讲解、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及口译五部分。考核考生对本地旅游景区(点)的讲解能力、旅游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考生对工作职责、服务规范的理解及应用能力,以及在导游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的应变处理能力,以及职业适应性。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

1.中文(12个景点)

青海省省情、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东关清真大寺、土楼观、坎布拉景区、原子城、热贡艺术、三江源、格尔木昆仑文化、青海省博物馆

2.外语(5个景点)

青海省省情、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热贡艺术

3.讲解重点

(1)青海省省情。地理位置及概况、资源、主要景区(点)

(2)青海湖、日月山、鸟岛

1)青海湖是国家5A级景区,地理位置及概况。

2)“青藏公路”全长公里,其中青海境内长公里,国道经过日月山和青海湖。

3)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带,是农业区与牧业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青海内流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天然分界线,古时称赤岭,平均海拔米左右。

4)鸟岛是我国8个鸟类保护区之一,居于首位,成立年,位于青海湖的西北隅,由一东一西两个岛屿组成,主要鸟类有斑头雁、鱼鸥和棕头鸥、鸬鹚等,还分布有大天鹅、普氏原羚及黑颈鹤。

5)景区及传说。

(3)塔尔寺

1)地理位置:湟中县鲁沙尔镇,距西宁市西南27公里处,是国家5A级景区。

2)历史记载及传说

3)建筑规模与风格

4)艺术三绝

(4)互助土族风情

1)土族的起源及信仰。土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同时信奉本教、道教。互助土族故土园为5A级景区。

2)土族的服饰、头饰及婚礼的程序

3)饮食习惯及禁忌

(5)东关清真大寺

1)地理位置及历史状况

2)建筑规模及风格

3)伊斯兰教信仰信条

4)禁忌及其他

(6)土楼观

1)地理状况

2)景区特点

3)土楼观的建筑组成

4)其它(关于闪佛的传说,邓训、八仙的故事等)

(7)坎布拉景区

1)地理位置

2)景区构成

3)南宗沟分布的寺院所属的教派及寺院构成和特点

4)风俗及禁忌

(8)原子城探秘

1)地理位置及概况

2)基地的创建及时间

3)主要景点

4)其它(“中国西部歌王”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及《在那遥远的地方》,西海郡城遗址,海晏县哈勒景乡等)

(9)热贡艺术

1)热贡艺术起源及发祥地

2)艺术精品及艺人

3)其它(绘画工艺、雕塑工艺、堆绣作品等)

(10)三江源

1)三江源基本概况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特点

3)其它(江泽民年8月19日题字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关于“山羊拉船”和“牦牛河”的传说)

(11)格尔木昆仑文化

1)地理位置及概况

2)景区特色。昆仑山、昆仑山口、昆仑神泉、玉虚峰和玉珠峰、昆仑玉等。

3)道教传说

(12)青海省博物馆

1)基本情况

2)建筑规模

3)三大特色

(二)综合知识

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业相关地理知识、历史脉络的掌握情况、国内旅游业发展进程、国内知名旅游景区特点、本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事件等相关知识。

(三)导游规范

主要考察考生向旅游者提供规范化、程序化服务的水平,要求熟悉全程导游、地方导游、领队、定点导游、散客导游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要领、工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同时考察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等。

(四)应变能力问答

主要考察考生在接待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和回答旅游者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包括漏接、空接、错接、误机(车,船)、证件、行李和财物丢失等一般问题,旅游者提出个别要求,旅游者越轨言行和犯罪行为以及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方法、原则等。

(五)口译

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内容涉及旅游服务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知识。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是衡量从业者专业技能,进行资格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游资格考试中与笔试同等重要。导游服务能力考试采用室内模拟导游方式进行,着重测试导游服务中参观游览服务的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通过对七个方面测试要素的考察,检验应试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

(一)语言表达。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流畅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体态语言的运用等。

(二)仪表礼仪。主要考察考生的仪容仪表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

(三)景点讲解。主要考察考生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对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条理性、全面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解技巧的运用和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

(四)导游规范。主要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应变能力。主要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沿途讲解)。主要考察考生对宁夏主要景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

(七)口译。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与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外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二、考试内容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内容由景点讲解、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口译测试(外语类考生)五部分考试内容组成。

(一)景点讲解

由考生根据现场抽签决定模拟导游的景点以及由接站点或出发点前往景点的行车路线,行进途中车内导游讲解和景点讲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较具代表性的12个景区及两条旅游带的基本概况和相关知识是宁夏考区应试考生应该熟知掌握的内容,讲解内容以《宁夏导游基础知识》、《现场导游考试指南》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取材与组合。主要考核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景区知识的熟悉程度及导游讲解技巧的应用能力。

1.沙湖景区

了解沙湖景区的地理位置;

了解沙湖景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了解沙湖景区获得的主要荣誉;

熟悉沙湖景区大门的象征意义,“沙湖”题字含义;

掌握沙湖景区金沙、碧水、翠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七大特色景观相关知识;

熟悉宁夏湿地博物馆概况及主要陈列品的相关知识;

熟悉沙湖景区内特色沙水游乐项目和冬季旅游项目,以及参观游览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沙雕园内主要作品及沙雕制作方法。

2.沙坡头景区

了解沙坡头景区的地理位置;

了解沙坡形成的原因及沙坡鸣钟的成因;

了解沙坡头景区获得的主要荣誉;

了解水利枢纽工程的发展过程;

熟悉沙坡头景区的概况和景观特色;

掌握沙坡头景区两条自然文化景观带和三个核心旅游区;

熟悉沙坡头景区滑沙、沙漠冲浪、飞渡黄河、羊皮筏子漂流等旅游体验项目以及各项目在游玩中的注意事项;

掌握沙坡头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体系及其生态保护显著成果。

3.镇北堡西部影城

了解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地理位置;

了解张贤亮先生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了解镇北堡西部影城的空间结构布局;

熟悉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发展过程和主要荣誉;

掌握进入“知之门”对镇北堡西部影城概况的介绍;

掌握老银川一条街主要游览点的介绍及其历史意义;

掌握明城堡主要游览点的介绍及其相关影视作品;

掌握清城堡主要游览点的介绍及其相关影视作品。

4.水洞沟景区

了解水洞沟景区概况;

熟悉水洞沟遗址博物馆陈列布局和参观路线;

熟悉水洞沟文化内涵及其考古发掘过程;

熟悉水洞沟游览路线及主要景观相关知识;

掌握藏兵洞内部构造和历史价值。

5.西夏陵景区

了解西夏陵景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设施;

了解西夏博物馆概况和陈列布局;

熟悉西夏国疆域模型及相关历史;

熟悉党项族迁徙与西夏国的兴衰;

熟悉西夏建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及宗教发展;

熟悉西夏陵陵园的空间布局及历史价值;

掌握3号帝王陵的建筑布局、建筑特征及建造方式。

6.贺兰山岩画

了解岩画简史及其分布;

了解贺兰山岩画的概况与艺术价值;

熟悉银川世界岩画馆的布局、陈设及展示内容和意义;

了解祭祀文化区的位置和岩画分布;

掌握遗址区的游览路线和代表性岩画的含义。

7.黄河大峡谷景区

了解黄河大峡谷景区的地理方位;

了解黄河大峡谷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其分布;

了解黄河铁桥的建造、使用情况及其历史价值;

了解景区大型铜铸雕塑九龙戏珠的建筑内涵;

熟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概况与建造意义;

掌握塔的建造特点、相关佛教知识及历史传说;

熟悉黄河大峡谷沿线自然景观及主要参观点概况。

8.中华回乡文化园

了解中华回乡文化园的概况;

了解回族历史文化相关知识;

熟悉中华回乡文化园建筑布局和特征;

熟悉回族博物馆陈列布局及参观路线;

掌握回族博物馆重要展品的相关知识。

9.须弥山石窟

了解须弥山石窟概况;

了解须弥山博物馆展厅布局与构成;

熟悉丝绸之路文化相关知识;

熟悉佛教石窟艺术相关知识;

熟悉须弥山石窟景区主要游览景点的布局与内容;

掌握大佛楼区石窟的开凿年代、细部特征及历史价值;

了解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等区域石窟的开凿年代与特征;

熟悉须弥山石窟的九大特点。

10.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了解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布局;

熟悉红军小道游览路线和长征历史;

熟悉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概况与构成;

掌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的碑文与诗词;

掌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陈列布局、主要展品及其历史价值。

11.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

了解黄沙古渡景区景点概况及其空间布局;

了解黄沙古渡景区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掌握黄沙古渡景区神龟岛、凤岛、大漠驿站、观景台、古渡口等特色景观相关知识;

熟悉景区内特色沙水游乐项目以及参观游览时的注意事项。

12.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

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旅游长廊概况;

了解酒庄的概况及其区域分布;

了解酒庄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特点;

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及价值;

熟悉葡萄酒文化博物馆概况及主要陈列品的相关知识;

掌握葡萄及葡萄酒的分类及特点。

13.黄河金岸旅游带

了解“黄河金岸旅游带”的地理区位及空间布局;

了解“黄河金岸旅游带”在宁夏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熟悉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黄河外滩、华夏河图、黄河大峡谷、沙坡头等景区在“黄河金岸旅游带”上的分布特点;

掌握“黄河金岸旅游带”上的旅游资源及主要特点。

14.宁夏旅游1号公路(宁夏东部环线旅游风景道)

了解“宁夏旅游1号公路”在宁夏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了解“宁夏旅游1号公路”的主要特色;

熟悉盐池长城关、哈巴湖、红寺堡移民博物馆、罗山、同心韦州古城、下马关、预旺堡、隆德梯田公园等的分布范围及特点;

掌握“宁夏旅游1号公路”沿线的主要旅游资源种类和分布。

(二)导游规范

导游服务规范,以《导游业务》教材相关章节内容为基础。主要考核考生对导游工作职责、服务程序与标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1.了解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

2.熟悉导游的职责;

3.熟悉导游服务技能;

4.掌握导游的从业素质与行为规范;

5.掌握导游服务规程。

(三)应变能力

1.与考生应试景区和途中车内导游讲解相关问答题,一般为游客所关心的普遍问题。应试考生回答应有理有据,有助于增进游客对游览地区、城市及景区文化内涵的了解。

2.对特殊问题解决方案的提问

(1)熟悉游客在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提出个别要求的处理;

(2)熟悉游客在购物方面提出个别要求的处理;

(3)熟悉游客在自由活动方面提出个别要求的处理;

(4)熟悉游客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要求的处理;

(5)熟悉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宗教信徒等特殊旅游者的接待技巧;

(6)熟悉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应急处理;

(7)熟悉漏接、空接、错接的应急处理;

(8)掌握误机(船、车)事故的应急处理;

(9)掌握旅游者丢失证件、钱物、行李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10)熟悉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11)熟悉旅游者患病、受伤的应急处理;

(12)掌握旅游交通、火灾、治安、自然灾害等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13)熟悉对旅游者越轨言行的应急处理。

(四)综合知识

1.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政治、当年所发生的重大事项;

2.了解宁夏特别是宁夏旅游行业所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

3.了解宁夏以及各市、县区的概况、历史沿革;

4.掌握全区以及各市、县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5.掌握宁夏以及各市、县区的人文、风俗、民族等方面的知识;

6.掌握宁夏各主要景区以及沿途标志性建筑、景物、风土人情、主要特产等相关知识;

7.掌握宁夏各时期长城的有关知识;

8.掌握宁夏四大特色文化(黄河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西夏文化)以及“新十景”相关知识。

(五)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景点

1.沙湖景区;

2.沙坡头景区;

3.镇北堡西部影城;

4.水洞沟景区;

5.西夏陵景区;

6.贺兰山岩画。

(六)口译内容(汉英等语种互译)

1.宁夏历史沿革、行政区划;

2.宁夏地理区位及主要山川、气候气象;

3.饮食、购物等旅游基本要素;

4.风土人情(人文、风俗、民族等方面的知识);

5.宁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着重考查考生对新疆十二个主要景点的讲解情况、导游规范、应变能力、综合知识及口译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选拔专业素质过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考生充实新疆导游队伍,不断提高新疆导游的整体素质,推动新疆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

1.考试景点:(1)天山天池景区;(2)喀纳斯景区;(3)吐鲁番葡萄沟景区;(4)那拉提景区;(5)可可托海景区;(6)坎儿井景区;(7)克孜尔千佛洞景区;(8)交河故城;(9)巴音布鲁克景区;(10)乌尔禾魔鬼城;(11)艾提尕尔清真寺;(12)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等。

2.讲解要求

景区导游词讲解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地质成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等特点);

(2)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沿革、民俗文化、诗词等);

(3)生物资源(动物、植物等);

(4)景区构成(景区边界、知名景点、景区特点);

(5)地方特产等。

(二)导游规范

掌握地方导游、全程导游和散客导游的工作程序;了解出境领队工作程序;熟悉景区(点)导游工作程序。

(三)应变能力

1.掌握操作失误如漏接,空接,错接的处理办法。掌握误机(车)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熟悉旅游活动计划变更的处理。

2.掌握遗失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熟悉证件、行李和财务丢失的处理。

3.掌握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治安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理。

4.掌握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处理;掌握旅游者的伤病、死亡的处理。掌握游客的特殊要求的处理方式和方法等;熟悉游客越轨言行、敏感话题、宗教和政治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等;了解旅游投诉的处理程序和解决方式。

(四)综合知识

掌握新疆的区位、面积、地貌格局、历史、宗教、文化、民族、民俗、行政区划、5A级景区和时政等内容。

(五)口译

1.考试内容涉及中国和新疆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的知识。

2.考试语种包括英语、日语和俄语。

3.考题类型是中文与英(日、俄)文互译。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北京市)

一、考试目的

“导游服务能力”的考试,根据导游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室内模拟考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现场考试。

现场考试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表达: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二)仪表、礼仪: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

(三)景点讲解: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对北京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四)导游规范: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运用。

(五)应变能力: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六)综合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北京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七)口译:主要考察外语类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景点讲解

中文类考生景点讲解的对象为: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长城、北海、雍和宫、景山、圆明园遗址公园、孔庙和国子监、恭王府。

外语类考生景点讲解对象为: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长城  

第二部分导游规范

(一)导游的服务技能

1.正确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包括导游服务集体内部的关系、导游与旅行社的关系、导游与其他旅游接待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导游与旅游者的关系;

2.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3.把握特殊团队和特殊人群的接待,包括商务团队、VIP团队、夏令营团队以及老年游客、儿童游客、残障游客、宗教界人士的接待。

(二)导游的语言技能

1.掌握基本的应对技能,包括应答、道歉、回绝、聚谈;

2.掌握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三)导游的行为规范

1.导游的纪律和守则;

2.导游的仪容、仪表和仪态;

3.导游的礼节礼貌。

(四)导游服务程序

1.掌握地陪导游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团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2.掌握全陪导游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团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3.掌握散客接待的服务程序以及在接待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服务要点。

第三部分应变能力

(一)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

1.餐饮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2.住宿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3.交通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4.购物方面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5.游览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6.文娱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7.自由活动中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

8.其他个别要求处理的方式方法,包括探视亲友、亲友随团、转递物品、中途退团、延长旅游期限等。

(二)应急问题的处理

1.接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送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3.旅游活动计划变更的处理;

4.遗失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处理;

6.旅游者伤病、死亡的处理;

7.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事故、溺水事故、地震等;

8.旅游者越轨言行的处理;

9.旅游投诉的处理。

第四部分综合知识

(一)北京重要景点

1.景点讲解对象涉及的内容是综合知识测试的主要内容;

2.园囿:

(1)景山:五方亭的名称与位置、崇祯自缢处等方面的问题;

(2)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的历史沿革及遗迹整修复建情况。

3.坛庙:孔庙、国子监等坛庙建筑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建筑物相关问题;

4.王府:恭王府的历史沿革及园内主要景观;

5.宗教建筑:白云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建筑特色相关问题。

(二)综合知识

1.掌握“大北京”、首都经济圈概念,北京的城市性质及发展目标,北京城市空间布局;

2.掌握北京经济规模、特点及产业结构;

3.掌握北京文化发展情况;

4.掌握北京行政区划、民族、人口,交通,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情况。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天津市)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天津市的主要景区、导游服务规范、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综合知识等方面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测查考生的语言表达、礼节礼仪的运用、景点讲解、导游服务程序、应急事故的处理、中外语言互译等方面技能水平;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能力。

第一章景点讲解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景点的熟悉程度和运用导游讲解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导游讲解方法与技巧

检查考生是否掌握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与技巧,在讲解中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符合导游讲解的规范程序,达到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生动性的要求。

(一)熟悉导游讲解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掌握导游讲解的规范程序和基本要领;

(三)熟悉市容导游、景点导游讲解等常用的讲解方法与技巧。

二、所列旅游景点的导游讲解

检查考生对天津市域内旅游景点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否掌握主要景点的地理位置、具体内容、旅游线路和景点特色,能否胜任主要景点的导游讲解工作。

(一)了解天津各区(县)主要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交通路线和基本内容;

(二)掌握所列景区的地理位置、往返交通路线、交通设施情况、景区内的精品游览线路、景区特色、游览内容、历史典故等。

景点讲解范围:

1.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天津旅游概况(中外文)

2.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市内经典游览线(中文)

3.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五大道风情区(中外文)

4.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古文化街(中外文)  

5.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海河游览线(中文)

6.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石家大院(中文)

7.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滨海经典游览线  (中外文)

8.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盘山(中外文)

9.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黄崖关长城(中文)  

10.天津市主要旅游景点概况—独乐寺(中文)

11.天津市主要红色景点概况—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文)

12.天津市主要工业旅游示范点概况—海欧手表厂(中文)

三、游客所提问题的解答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解答游客在市容游览、景区游览及其他与游客相处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是否掌握解答游客所提问题的技巧。

(一)熟悉市容导游、景点讲解所涉及的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并能够用于解答游客提出的相关问题;

(二)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能够针对不同游客的旅游消费心理,有的放矢地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

第二章导游服务规范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工作程序、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

一、地方导游的导游服务规范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地方导游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达到的服务质量标准。

(一)了解接待旅游团队前的服务准备内容,熟悉计划准备、物质准备、语言和知识准备、形象准备、心理准备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二)熟悉接站服务的工作程序,掌握旅游团抵达前的服务安排、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赴饭店途中的服务等方面的导游服务规范;

(三)熟悉入店服务、核对及商定活动日程等服务规范;

(四)熟悉参观游览服务的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掌握出发前的准备、途中服务、景点导游讲解、参观活动、返程中的服务等服务内容和服务技巧;

(五)熟悉和掌握地方导游应提供的社交活动、餐饮服务、娱乐服务、购物服务等服务项目的具体服务程序、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

(六)熟悉送客服务的服务规范与服务质量标准,掌握送行前的工作、离店服务、送行服务等工作的程序和服务质量标准;

(七)熟悉旅游团队离开当地后所遗留问题的处理、结账、总结等后续工作的工作程序。

二、全程导游的导游服务规范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全程导游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达到的服务质量标准。

(一)了解全程导游的服务准备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序,掌握接待计划的熟悉、知识准备、物质准备、与接待社联系等工作内容;

(二)熟悉首站(入境站)接团服务的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掌握迎接游客、入境介绍、商谈日程、入店服务等服务工作的方法;

(三)熟悉各站服务的规范,掌握抵站服务、停留服务、离站服务、途中服务等全程导游服务的质量标准;

(四)熟悉末站(离境站)送团服务和后续工作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三、定点导游的导游服务规范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定点导游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达到的服务质量标准。

(一)熟悉服务准备方面的工作内容,了解旅游者的基本情况;

(二)根据旅游者的情况准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导游讲解方式;

(三)掌握必要的生态环境或文物保护知识和安全知识;

(四)了解景区景点的有关管理规定;

(五)熟悉景点导游讲解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掌握致欢迎词、导游讲解和送别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四、散客旅游的接待服务规范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散客旅游的接待服务程序及应达到的服务质量标准。

(一)熟悉接站服务的基本程序和服务质量标准,掌握服务准备、接站服务、沿途导游服务、入住饭店服务和后续工作的服务规范;

(二)熟悉散客导游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服务质量标准,掌握出发前服务、途中导游服务、现场导游讲解等服务规范;

(三)熟悉散客送站服务的基本程序,掌握散客送站服务准备、到饭店接运游客、到站送客等服务规范;

(四)了解自驾车散客旅游的接待服务规范,熟悉向导服务、安全服务、生活提醒服务等服务内容。

五、出境领队服务工作程序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出境领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达到的服务质量标准。

(一)了解出境旅游团领队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标准;

(二)了解出境前服务准备工作程序以及服务准备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出境旅游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带团出境、抵站服务的服务规范;

(四)了解境外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服务质量标准;

(五)了解归国入境服务和归国后续工作的内容。

六、文明旅游

检查考生是否了解文明旅游的意义,熟悉相关的文明旅游公约,掌握应对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言行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

(一)了解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维护旅游者及相关利益方合法权益的意义;

(二)了解导游在促进文明旅游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义务;

(三)熟悉《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四)掌握应对个别旅游者不文明言行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

第三章导游应变能力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是否掌握旅游者特殊情况的处理技巧,是否掌握不同原因造成旅游活动计划变更时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是否具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旅游事故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旅游计划与活动日程变更的处理

检查考生对于旅游计划、旅游活动日程、活动项目变更、游客人数变化等情况的处理能力。

(一)了解导致旅游计划发生变更的原因,熟悉变更发生前导游应采取的措施;

(二)熟悉和掌握处理旅游线路变更的原则与技巧;

(三)掌握处理旅游日程变更的方法;

(四)掌握旅游活动项目变更的处理方法;

(五)掌握入境旅游团人数变更的处理方法。

二、导游工作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检查考生对于漏接、错接、空接、误机(车、船)等导游工作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能力。

(一)了解漏接、错接、空接、误机(车、船)事故产生的原因;

(二)熟悉漏接、错接、空接、误机(车、船)事故的预防措施;

(三)掌握漏接、错接、空接、误机(车、船)事故的处理方法。

三、旅游者个人事故的处理

检查考生对于旅游者的证件丢失、财物丢失、游客走失等个人事故的处理能力。

(一)熟悉旅游者证件、行李、钱物丢失的主要预防措施;

(二)掌握旅游者的旅行证件、行李、钱物丢失事故处理方法;

(三)了解造成旅游者走失的主要原因,熟悉旅游者走失事故的预防措施;

(四)掌握旅游者走失事故的处理方法。

四、旅游者患病、死亡的处理

检查考生对于旅游者患病的预防与处理能力、旅游者死亡的处理能力。

(一)熟悉旅游者患病的预防措施;

(二)熟悉旅游者患一般疾病的处理方法;

(三)掌握旅游者突患重病的处理方法;

(四)掌握旅游者因病死亡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五、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检查考生对于旅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能力。

(一)熟悉交通、治安、火灾、游客溺水、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二)掌握交通、治安、火灾、游客溺水、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法。

六、旅游者越轨言行的处理

检查考生处理旅游者的越轨言行能力。

(一)熟悉对于旅游者的攻击性或污蔑性言论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二)掌握对于旅游者的违法行为或违规行为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七、旅游者个别要求、特殊需求的处理

检查考生对于旅游者提出的个别要求或特殊旅游者的需求的处理能力。

(一)熟悉处理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掌握旅游者在餐饮、住房、娱乐、购物等方面提出个别要求时的处理方法;

(三)掌握参加旅游团活动的旅游者提出自由活动要求时的处理方法;

(四)掌握旅游者关于探亲访友或亲友随团活动要求的处理方法;

(五)掌握旅游者关于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限要求的处理方法;

(六)掌握旅游者要求导游转递物品和信件时的处理方法;

(七)熟悉对宗教界旅游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

(八)熟悉和掌握对儿童或老年旅游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

(九)熟悉和掌握对残疾旅游者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

第四章综合知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综合知识、地方导游的综合知识以及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的综合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检查考生对于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一)了解当前国内和国际重大时政事件,熟悉国内、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

(二)了解国内、国际文化、社会发展现状,熟悉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成就;

(三)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

(四)熟悉和掌握我国有关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法律、法规。

二、地方导游的综合知识

检查考生是否熟悉和掌握天津市及各区(县)概况;能否胜任天津市容游览的导游讲解工作。

(一)了解天津市的地理区位、行政区划、人口数量、民族构成、气候特点;

(二)熟悉天津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市容游览线路;

(三)掌握天津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四)熟悉天津著名景点的具体内容。

三、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的综合知识

检查考生对于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国家(地区)综合知识的熟悉程度。

(一)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及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二)了解外国旅游者在中国境内的权利和义务;

(三)熟悉交通、邮电、货币、保险、卫生常识、国际时差及其他常识。

第五章语言表达与外语能力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否了解导游语言的功能和运用原则;是否掌握导游语言的语调和运用技巧;能否运用外语进行导游讲解、回答问题及中外口语互译。

考试内容:

一、语言表达能力

检查考生在导游讲解及其他旅游接待服务中的运用口语表达、体态语言的能力。

(一)考生在进行导游讲解时,是否显示出较强的目的地性、逻辑性和针对性;

(二)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其口语表达是否简洁明了,并能够视情况进行调整;

(三)考生能否较好地运用首语、手势语、目光语等与游客进行交流;

(四)考生能否运用口语语言艺术进行导游讲解,较好地回答游客提问。

二、外语能力

检查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导游讲解、回答问题及在汉语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一)考生能否用外语介绍旅游景点、参观单位;

(二)考生能否用外语同外国旅游者进行交谈和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三)考生能否用外语办理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移民、海关等的相关手续;

(四)考生能否独立进行汉语与外语的相互翻译。

第六章仪表礼仪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是否掌握并运用导游服务工作所应具备的礼节、礼仪知识;举止行为是否端庄大方;服饰、化妆是否得体。

考试内容:

一、仪容仪表

检查考生在导游讲解及其他旅游接待服务中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导游应达到的要求。

二、仪态

检查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仪态,举止优雅,风度洒脱。

三、礼貌礼节

检查考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礼貌礼节知识,并能够成功地运用在导游讲解及其他旅游服务接待工作中。

(一)熟悉和掌握介绍和自我介绍、握手、拥抱、鞠躬、合掌、互递名片等见面礼节;

(二)熟悉和掌握与游客交谈的礼节;

了解更多内容,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