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是不是地道的宜兴人 小编一道题就给你测出来了 不信 你来试试 看图猜地名 你能蒙对几道? 想 知 道 正 确 答 案 么 ? 请 往 下 看 答案揭秘 1 官林 官林镇隶属于宜兴市,位于宜兴西北部,现有人口7.26万。官林镇是全国重点镇、无锡市规划卫星小城市和宜兴市新兴生态型工贸重镇,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8万,建成区约1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官林镇位于宜兴市西北部。东至高塍镇,南邻徐舍镇,西靠杨巷镇,北接常州市武进区。 2 万石 万石有多种意思,在汉朝是代表官阶,汉官秩的最高级。还代表地名,在江苏宜兴素有“石海明珠”之称的万石镇,以其历史“万石粮仓”而得名,地处宜兴市北大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名镇、鱼米之乡。全镇总面积43.77平方公里,人口2.64万人,下辖9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在清朝是一个人名。 3 周铁 在太湖西岸的宜兴市周铁镇,是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周铁,素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的美名。湖山毓秀,人杰地灵,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周铁籍教授、高工达人之多。 4 金三角 宜兴汽车客运站,公交车、长途汽车的终点站。上大学那会,没少来这坐车呢! 5 东山 宜城镇东山新区,宜兴的政治文化中心。 6 归径 据《宜兴荆溪县新志》载:“桥在蒲墅荡北,跨癸泾,本以癸泾名,乡音讹传已久,咸淳志作归径。 7 和桥 和桥镇,位于太湖之滨,宜兴市四大镇之一,多年历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古来就是“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的繁华商埠。和桥镇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万。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享有"小无锡"的美誉。 8 杨巷 杨巷镇位于宜兴市西北部。东连官林镇,南邻徐舍镇,西与溧阳市交界,北靠金坛区、新建镇。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4.76万人(年)。 9 丁蜀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近22万,属宜兴市市区,是宜兴的两个主城区之一。中国陶文化发源地。 10 范道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姓范的道长到这地方化缘建庵,取名“庵头”。后人把姓范的道士建的庵舍,称为“范道舍”,习惯称为“范道”,沿用至今。 11 邮堂 古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将士家书、官府公文、边关告急,跑马文书八百里快骑日夜兼程递送,充分说明了邮递在古代的作用。而在途中提供信使歇宿换马的驿站尤为重要,宜兴邮堂就是一个地道的古道驿站。 12 高塍 高塍镇位于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地处宜兴城区北郊,总面积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清新优美,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 13 张公洞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 14 巷头 宜兴市宜城镇巷头村,这个当年经济较为薄弱的扶贫村,十五年后的今天,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一万元,成了全市百强村的第二位,这在宜兴当地听起来都觉得是个“神话”。 15 潘家坝 潘家坝,位于宜兴城西25公里,今属徐舍镇,西与溧阳市交界,国道经过这里。相传在明朝时代,潘家坝原有两村,一河相隔。为了纪念敢于和仗势欺人的凌进士斗争的潘姓兄弟,改村名为潘家坝,如今,那口井还在坝上。 考验你的时刻到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