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z-aj.com/shenghuo/20220927/3559.html<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考古,总结得出了三点结论: ·北宋早期已有韩瓶,时间早在韩世忠或者岳飞之前; ·从北宋一直到明代始终有韩瓶的身影,使用时间长达五六百年之久; ·韩瓶的使用范围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远比想象得更大! 那么问题来了,在已知以上三点后,该如何判断韩瓶的时代呢?今天,金小博就当一回侦探,给大家梳理一下判断韩瓶时代的推理过程。(整个推理过程略显烧脑,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微友可跳过至第四部分。) 一、判断时代之梳理年代相对确定的韩瓶 首先,我们还是要拿出来上期那个最不完全统计表并进行一波挑选。对上期有印象的童鞋都知道——当时我们列了50个出土过韩瓶的遗址,经过一轮选拔,共有18件韩瓶入选。(什么?你说是不是选出最好看的瓶瓶?)当然不是。入选的韩瓶需要符合以下几点标准: ①有图有图有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虽然说上期咱列了那么多报告,但是韩瓶作为“司空见惯”的器物,在有些报告中都是一带而过,无图无真相,不能放入坐标中,比如江阴北宋“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出土了一块买地券,其上墨书:“维皇宋二年岁次乙未殁……”,查查年表我们可以知道墓主的下葬时间为年,考虑韩瓶的使用时间,故这件韩瓶应在年前不久,可惜简报没有公布图; ②时代尽可能明确,比如上篇推文表二中那些时代不够明确的韩瓶即使再好看我们也不能录入此次的表格中;相反,相对时代比较明确的,比如墓葬中出土有墓志且墓主史书可查,或者墓葬中出土钱币且该钱币流通时间不长,亦或者像南京大报恩寺水井中出土的韩瓶这种通过地层学“夹”出来年代的,这次都光荣入表,可以接受大家投来的称赞目光了! ③好看确实也很重要,咳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都懂都懂。所以,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我们形成了下面这张表格。 江浙沪地区最优秀韩瓶统计表 这样,我们这次要用的样本就全部介绍完毕了,每件器物有获得了自己的身份证号,为了使下文不显得那么啰嗦,我们将尽量使用这些数字ID进行区分。 二、判断时代之建立韩瓶的时代坐标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可以梳理出下面一张图。 这张图是直接按照表一的顺序排列下来的,我们会发现这么排列其实是有问题的,比如虽然福泉山宋墓时间比徐的墓要早,但是两个韩瓶的差别并不大,再比如江阴长泾镇宋墓和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韩瓶差别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们进入第三步。 三、判断时代之合并同类项,优化坐标轴 在小编一通合并组合之后,我们又得到了一张全新的图: 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以下三种情况: 1、那些能够穿过时间的界限,仍然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仿佛打了防腐剂一样,说明时代并没有在它的身上打下烙印,1、3、4就是这样的情况; 2、有些瓶瓶之间虽然不一样,但是我们能顺着时间轴找到它演变的规律,比如每10年高2厘米,或者每50年变胖一圈,而它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所以这时我们就认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关系,比如上图中的6、7→8、9→13、14→17; 3、有些瓶瓶之间不仅不一样,而且我们也找不到它们演变的规律,并且在时代上并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那么我们就推断它们本身就是同一时代同时存在的。就像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同时存在着的各式各样的杯盘碗碟,古人亦是如此,比如图中的1、3、4和2,就是同时存在于北宋早期的韩瓶的样子。 至此,韩瓶的大致演变规律就说完了。当你意外在田间地头见到一个韩瓶,只要把它代入上图,大致就能推算出这件韩瓶的时代。现在我们再来加深一下印象,把每个时代的韩瓶撸一遍。 四、全文总结 为了更好地理解器物各部分的名称,这里就用一张人体图来做对照了。 1、北宋时期 两种形制,基本同时存在。 一种是左边这样,口比较大,高度在20-25厘米,凸楞主要分布在器物的下半部分;另一种口稍微小一些,有些高度能达到35厘米;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束颈。 划重点:颈部收缩越明显,时代越晚。 2、南宋时期 早期,子母口不很明显,微束颈,直腹,平底或平底微凹; 晚期:子母口明显,束颈较明显,粗颈,可分为直腹和鼓腹两种。 3、元代 元代:明显的子母口,束颈明显,细颈,溜肩,直腹,下腹内收,底微凹。 4、明代 明代主要有三种形制。 第一种,延续前朝明显子母口,束颈明显,细颈,溜肩,直腹,下腹内收,底微凹的形制; 第二种,保留子母口,鼓腹,下腹内收明显,底径小于口径; 第三种,新出现的形制,近直筒状,最大宽在颈处。 至此,韩瓶的年代判定就简单说完了。 五、后记 其实,要判定年代仅仅靠上表一列出来的18个器物肯定是不够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18个有一定代表性的器物简要说明判断器物年代的方法,在真实的考古学中远比上述过程更复杂,也更有趣。 在梳理有关发掘报告的时候,金小博发现北宋时期韩瓶总是跟着一堆钗环出土,咦咦咦,会不会这是一种女性的随葬品呢?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哪年哪月它就像那些精美的钗环一样,在女性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呢?又比如,好多韩瓶的系都被故意损坏了,这是一种特有的葬俗还是巧合呢?再比如,韩瓶是怎么烧制的?我们发现有一部分韩瓶的底部有明显的支烧痕迹,又有哪些地方可以烧制韩瓶? 最后,再留一个小问题给微友们,到底什么时候有第一个韩瓶的呢?金小博期待各位在评论区提供思路和证据哦。 参考文献 上海博物馆:《上海福泉山唐宋墓》,《考古》,年02期,-; 金坛市博物馆:《金坛市茅麓镇石马坟北宋墓的发掘》,《东南文化》,年06期,34-41; 王德庆:《江苏江宁东冯村宋徐的墓清理记》,《考古》,年09期,-; 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常州市红梅新村宋墓》,《考古》,年11期,44-50; 王正书:《上海嘉定宋赵铸夫妇墓》,《文物》,年06期,89-90; 刁文伟、翁雪花:《江苏江阴长泾镇宋墓》,《文物》,年08期,38-40; 镇江市博物馆等:《金坛南宋周瑀墓》,《考古学报》,年第1期,-; 王世杰:《上海奉贤县冯桥宋井的清理》,《考古》,年05期,46-61 祁海宁:《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六号井的发掘及与“义井”关系的探讨》,《东南文化》,年第4期,59-71; 宋建:《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发掘简报》,《文物》,年04期,42-59; 阮国林:《明中山王徐家族墓》,《文物》,年02期,63-76, 原标题:《韩瓶的颜值和价值,是这样吗是这样吗是这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