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辛集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发布日期:年02月22日

辛集市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年1月25日在辛集市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辛集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韩志强

一、年计划执行情况

年以来,全市始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省委书记王东峰在辛集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部署,按照“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双创双服”活动,紧扣“5、7、8、8、12”工作思路,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生态和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和经济效益不断增进,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年,我市首次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全国幸福小康百强市桂冠,连续跻身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亿元,增长7%,超过年度计划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超过年度计划目标。

——全部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5亿元,增长32.5%,超过年度计划目标。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增长28.6%,超过年度计划目标13.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亿元,增长10%,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7.6亿元,增长19.1%,超过年度计划目标3.1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万美元,增长16%,超过年度计划目标22个百分点。

——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3亿元,超过年度计划目标50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17%,超过年度计划目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达到年度计划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分别超过年度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八年跑赢GDP增速。

——城镇新增就业人,超过年度计划目标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4%,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以内。

——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套,超过年度计划目标17个百分点。

——稳定脱贫人口人,超过年度计划目标10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超过年度计划目标;PM2.5平均浓度下降17%,超过年度计划目标5个百分点;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每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森林覆盖率等均可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年50项年度计划指标中,绝大多数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投资预期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低于8%的年度计划目标;受国际贸易特别是俄罗斯市场和我市进出口产品结构影响,全市进出口总值预计实现55亿元,同比-16%;全市出口预计实现40亿元,同比-23.2%;全市进口预计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2%。

1、省(市)级重点项目个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提质增效、重点突破”的总要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住项目就是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细化项目落地举措,做实要素保障支撑,在构筑高质量大格局中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年内列入省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37.1亿元。市级重点项目个,总投资.6亿元。其中:

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51个;

工业项目64个,总投资亿元;

服务业项目23个,总投资97.7亿元;

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总投资17.8亿元;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22个,总投资30.1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类项目占比达45.3%,全市产业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

2、打造“院士经济”

(二)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打造“院士经济”。

大力实施“科技强市、人才兴市”战略,大力组织“两院院士”辛集行、“千人计划”辛集行、“百名海外博士”辛集行以及清华、北科大、河工大“校园招聘”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领军人物、精英团队到辛集创新创业。

进一步健全完善“厅市会商”机制,争取更多的技术、人才、项目支持。

新建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到11家;

新增省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7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19名高端人才入住“博士楼”,50余名博士硕士签约我市企业。

培育“双创”示范基地。抓住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围绕申科集团、金士顿公司培育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围绕科技孵化中心培育区域型“双创”示范基地;

年内入孵企业32家、星创天地5家、组建众创空间2家;

培育市级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32家企业入驻并验收完毕;

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入驻商家71家,提供就业岗位余个。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组织开展了科技成果展和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余家企业参赛,奖励企业团队22个,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成功举办辛集市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暨“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辛集选拔赛,参赛企业58家,晋级省赛项目5个;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签约了河北青创、聚丰投资、隆和投资三家天使投资机构,并与建设银行合作向小微企业推行云税贷业务;相继与河北科大、清华、北大、青岛科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3、打造“主城区+城市后花园”

大旅游圈

(三)坚持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无效供给。

对年已封停的澳森钢铁公司m3高炉进行了三级监控和14次实地督导检查,确保不复产;完成河北德瑞淀粉有限公司火电去产能工作,并通过省市验收。

做强战新产业

深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腾跃铁科入围全省创新百强;溅射靶材、维迪滑轨、3D曲面玻璃盖板等一批新兴产业落地见效。

培育内生动能

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申科电子、澳森钢铁被工信部列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申科电子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金士顿被认定为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

提升三产品质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扶持推进赤道实业电商研发物流项目建设,助力我市3家服务业企业参评年河北省服务业企业强。

壮大旅游产业

以国际皮革城为龙头,链接思维时尚中心、皮都工匠坊、皮毛文化陈列馆、赵望云艺术馆、安新线花海、温泉小镇、澳森景观大道等优质旅游资源;链接清利寺、玉雕产业园、欢乐谷生态园、骑旅环游赛道以及百年梨园、千亩林海、万亩果树植物园等优质旅游资源,“主城区+城市后花园”大旅游圈初步形成,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4、坚持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四)坚持以生态治理为抓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下降幅度全省“11+2”中排名第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28,同比下降16%,下降幅度全省“11+2”中排名第二;优良天数天,比年增加25天;重污染天数为33天,比年减少13天,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

强化落实河长制,石津干渠南张村断面、邵村排干渠大李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工业路排渠、二分干渠、辛深排渠17.8公里的黑臭水体治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编制了《辛集市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完成了制革蓝皮丝、工业污泥综合利用项目,提升了固废规范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双代”综合治理。淘汰燃煤锅炉10台蒸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家;实施农村“电代煤、气代煤”改造2.8万户。

5、“两区”划定试点工作完成

(五)坚持以农村环境为抓手,奋力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市粮食总产64.3万吨;

节水小麦种植面积达79万亩,年节水万立方米以上;

农机综合水平达到87%,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两区”划定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涉及15个乡镇、个行政村,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个、涉及个农户;

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58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45万亩。

科技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

依托万隆公司成立了永盛食用菌研究院,

依托高保丰农场在马庄成立了河北农大试验站,

依托石家庄农科院和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在马兰组建了北方节水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

依托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和宏瑞种业有限公司的节水小麦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资源和研发优势,建成了小麦新品种育繁基地,全市小麦繁种面积15万亩,繁种量占到全省小麦用种量的1/5;全市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家,农业科技小巨人12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星创天地4家。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逐步完善

3个省级试点村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全市所有农村完成集体资产清查核实,91.6%的应确权户完成数据入库,流转土地21.6万亩、实现规模经营5.1万亩。

6、建设辛集高品质中等城市

(六)坚持以城乡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城市提质。

拆违攻坚成效显著。紧紧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土地瓶颈,持之以恒、力度不减地将拆违拆迁进行到底,各类违占违建无偿拆除总量达到宗、余亩,自拆率达到90%以上。

城市框架持续拉开

实施完成了澳森大街、国道G通武线绕城工程、高铁客运枢纽中心、贾大线改建、衡井线与安新线交叉口改造、衡井线与东华路交叉口改造等重大交通工程;

配合启动石衡高速辛集段建设工程;

辛集南站停靠车次陆续增加,高峰日客流量余人,全年累计发送旅客30余万人,高铁已悄然成为辛集人出行的首选;

增加新能源公交车辆,优化调整城乡公交线路8条,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新建南水北调输配线路18条34.6公里,取缔水源热泵17家、关停自备井眼

积极推进“一管到户”改造,万平方米居民用户纳入城市集中供暖。

扩容提质全面推进

围绕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加紧推动扩容提质,高铁新城、医院、养老服务中心、环皮革城旅游圈等“短板”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修缮了智慧管廊,战胜了特大暴雨;

新建了公园游园,宜居了生活环境;

提升了造林绿化,巩固了创园成效;

打造了便民市场,方便了市民生活,

中等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显著增强;

城区绿地率达到35.2%,绿化覆盖率达到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米,城市的宜居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7、建立“五大”机制

(七)坚持以“双创双服”为抓手,大力深化改革开放。

建立“大审批”机制。行政审批环节缩减5.5%,审批时间精简25.7%,窗口直办事项占比达到50%以上;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日以内;

建立“大检测”机制。整合7个部门12个检测平台,建设完成辛集市公共检验检测研发创新中心,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建立“大宣传”机制。融媒体改革持续创新,设立官方公众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