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最古老的中学非郧阳中学莫属。今天小资就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郧阳中学的发展变迁史。 郧阳中学发展历程 年(嘉靖二十六年)郧阳巡抚于湛在府署东北所建的“郧山书院”。 年(道光二年)皇帝下圣旨拨付郧山书院办学经费。 年(同治八年)郧山书院迁至郧阳城北三元宫,知府金达亲书《移建郧山书院记》。 年(光绪二十八年)郧山书院更名为“郧阳府中学堂”。 年(民国元年)易名“郧山中学”。 年易名为“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 年更名为湖北省立郧县初级中学。 年更名为郧阳中学,且设简易师范班。 年增设中师班,并试办高中班。 年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县分校”,置初中、高中、师范三部。这时学校接纳来自山东、武汉、襄阳等沦陷区流亡师生数千人,办学规模一度达到人,居全省之冠。 年年师范部迁至房县另行建校,后返回郧县新组建“湖北省八区简易师范学校”。 年湖北省立郧县初级中学(师范部)改建为湖北省立房县乡村师范。 年改名为“省立第八高级中学”,与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合并组建郧阳联合中学。 年又扩建为新的“湖北第八师范学校”。 年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第六师范学校。 年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郧县分部)改建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后迁往均县、襄阳、公安县等地。 年9月,在“湖北省第八高级中学”校址上成立郧阳联合中学联中筹备委员会。 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恢复“郧阳联合中学”。后先后更名为“湖北省郧阳中学”、“五.七大学”、“华中农学院郧阳分院”、“湖北省郧阳第一中学”。 年郧阳联合中学(师范部)改建郧阳师范学校。 年郧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年地市合并时湖北省郧阳第一中学更名为“十堰市郧阳中学”。 年由郧县城关整体搬迁至十堰市北京路今址。 年旧址上的郧山中学与郧县一中、二中合并,成立新郧县一中。 至此郧山书院分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郧阳中学、郧县一中三所学校。 迁建史 清道光二年(年),书院从郧阳府署东北移至郧阳府通判署内(今郧县城关镇)清同治八年(年),书院从城内迁至城北三元宫,即今郧县一中校址。年从郧县迁建于今十堰市北京路郧阳中学今址。为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中学。郧山书院的出现,是巧合,亦或是历史的必然? 史载明成化十二年(年)五月,朝廷任命左副都御史原杰以抚治荆襄等处名义前往襄阳处理流民问题,安定地方。十二月朝廷决定将郧县从襄阳府之均州划出,升为府,定名“郧阳”。郧阳府下辖郧县、房县、竹山、竹溪、郧西、上津六县(后又增辖保康县),驻郧县,隶属湖广布政使司。 正德五年(年),王震(河北邢台人)任郧阳知府,感于郧阳府向无书院,首创书院,称“五贤书院”。历经马騤、郑谏、李泽、杨淳、宋九龄、郭五常、陈云松、钱铎、许祠等传承后,在嘉靖十六年(年)和十七年(年)两次为朝廷罢毁而不存在。二十一年(年)九月,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张岳虽有恢复郧阳书院的设想,但未及行动,便于次年正月调任江西巡抚而作罢。二十五年(年)徐桂任郧阳知府,次年于湛任郧阳巡抚,有感于“五贤书院”被毁,授意于徐桂,重建书院,选址于府治东北。校舍既成,题名“郧山书院”,沿袭元代之制,设山长领导。随后于湛又购书籍储于此,招徠生员,并经常亲自赴院讲学,书院因之学风大盛。 历史变迁中的郧山书院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