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从前的日色慢 车、马、邮件都慢 回忆那个从前慢的时代 只需要一张动人的老照片 几十年前的金坛 竟然是这样的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30、40年代的金坛 这是日本侵华期间,金坛的地方风貌。据悉,这些照片均出自当时一名日本军官,主要记录了金坛的地方风貌,学校建筑以及军事要点等,是又一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的真实见证。 年,金坛城沦陷,史上最黑暗的一刻。原来房屋鳞次栉比、街市繁荣的思古街、大沿河巷、西门大街,小南门大街,皆被夷为平地。 年初,驻扎在金坛的日军出动多人,向丹阳南部的延陵九里镇一带扫荡。 50、60年代的金坛 南新桥 70年代的金坛 年的南新桥,这时候的南新桥已经是钢筋水泥结构,单孔变多孔,桥更宽了更长了。 米厂 80、90年代的金坛 丹阳门中路老印刷厂西侧 西门大街东段 丹阳门 东门大街 年,在金坛县水北公社某生产队的队部前,村民们正在称量稻子。 年,在金坛县汤庄公社一晒场上,村民们正在晒稻子。 年,在金坛县尧塘公社某厂里,戏曲演员们正在化妆,准备一会的登台演出。 年,在金坛县儒林公社某生产队的田间,村民们正在插秧。 年,在金坛县尧塘公社文化站里,村民们正在排练节目。 年,在金坛县组织的白龙荡河开河大会战中,老百姓们正在完成挑河工任务,过去的河道,浸透着无数人的汗水和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