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掰了 常州日报一整版都是在说开开 开发区奔着千亿目标再出发 就是!就是! 整版哦! 一整个版面哦 开开看着心里美美哒! 金坛经济开发区 奔着千亿目标再出发 金坛经济开发区的加速崛起,既是县域经济的大突破,更是全市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优化。 近年来,金坛开发区敏锐把握我市实施“四个西进”、推动“常金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全面进行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和投产,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区,圆满实现了三年“再造一个金坛开发区”的目标。 构筑开放开发主阵地 高点定位 “常金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行政区划调整,打通了常州城市资源和东部产业向西梯度转移的大动脉。金坛开发区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全力推进园区平台建设,打造区域开放开发主阵地。 理念之变,高起点统筹园区发展。年,金坛区委、区政府作出了“金坛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需要一批大项目集聚来提升发展层次、做大经济总量”的客观判断,提出了金坛要发展,首先要发展开发区,要举全区之力建设开发区,并委托开发区代管尧塘镇。发展目标的明确、区域空间的拓展,推动金坛开发区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随后,产业西进、科技西进、项目西进和基础设施西进大力度推进,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让处于对接常武地区“第一站”的金坛开发区率先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全面融入常州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交通大幅改善,后发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园区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之变,高标准绘就发展蓝图。坚持高标定位、规划先行,邀请时匡为开发区总规和控规编制问诊把脉,年起先后编制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照明、水系、电力、市政综合等专项规划。同时组织编制完成产城融合试点方案、尧塘街道、华科园城市设计和开发区生态农业板块规划。通过科学规划,紧密结合园区产业定位、企业入驻现状和区域发展导向,从北至南初步布局了盐化工产业园、综合制造产业园、高端制造产业园等8大园区。 行动之变,高速度推进基础建设。坚持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和亮化绿化美化,加快重点板块的主干道路和水系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和配套能力,成为我市继常州国家高新区、武进国家高新区之后又一能够承载重大项目的园区。同时,建成全省规划空间最大、行业适应性最强的现代化多层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全省三大公租房项目之一的青年公寓综合体25.8万平方米,吸引众多优质中小企业入驻,也为重大项目落户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无论是标准厂房还是青年公寓,入住率均超70%。 “撑杆跳”是怎样实现的? 向实处发力重大项目大突破 向实处发力重大项目大突破 重大项目成就产业发展,产业壮大助力加速崛起。金坛开发区的决策者,始终坚定从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坚持以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的突破,补齐过去发展的短板,推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奠定未来崛起的基石。 项目招引按下快进键,“群雁”展翅。始终把重大项目招引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成立“两个加快”领导小组,全面提升招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招商队伍的战斗力。三年来,建立了以华科园、招商部为主力,以科经部、规建部、华投公司为支撑,其他部门积极参与的大招商工作体系,年至年对北上广深、欧洲和日韩等国内外重点地区精准发力,累计引进项目个、协议总投资达.7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通信等行业。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龙头”昂起。围绕项目建设,建立执行层面跨部门协作机制,逐个项目制定推进流程,每月通报督查建设进度,打造项目建设“开发区速度”。众泰汽车从启动立项到竣工投产仅花13个月时间,创下了金坛工业发展史上招引龙头项目洽谈时间最短、进场速度最快、单个项目体量最大的3个“历史之最”,年11月成为金坛首个开票销售突破百亿的工业企业。与此同时,同方威视项目16个月建成,成为集生产、研发、展示、培训于一体的全球最大集装箱检测产品制造基地;埃马克机床、南方光纤、博瑞油泵等一批行业内领军型项目也纷纷建成投产。 项目达产形成增长极,“航母”试水。在大项目的带动下,一批企业集聚区加速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加快孕育。年排定的32个新经济增长点实现工业开票销售亿元,占园区开票销售的62.7%。其中,汽车业按照“嫁接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思路,实施了一批重大整车和零部件项目,年众泰汽车产销整车9.5万辆,中恒通汽车部件总装基地、杰能汽车发动机等项目落户投产。绿色能源产业中,总投资亿元的中航锂电、52亿元的贝特瑞和50亿元的迈科等项目构成了锂电池完整的产业链。通信产业中,总投资62亿元的信维通信射频模组及零部件项目和瑞声公司,为金坛开发区通信产业从无到有、建链强链奠定坚实基础。 以改革探路体制机制新活力 “不破不立,向改革创新要红利,向人的创造性挖潜力”,这是近年来金坛开发区最深刻的发展体会。 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金坛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扩权强区步伐,针对开发区管委会的权限和职能界定,专门下发《意见》,在已下放68项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发改、经信、安监、环保等部门进一步下放项权限,住建局将区级审批职能全部下放,城管局将综合执法职能下放给开发区城管大队,工商、国税、质监等在开发区设立了派驻机构,基本实现了“园内事项园内办结”,有效提升了园区企业办事效率。 机构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按照组织机构扁平化和企业化、服务操作平台化和项目化的运行需求,年,金坛开发区启动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实施全员聘用,把18个部门整合到7个,7个部门仅设“部门长-处长-专员”三个管理层级,一律不设副职,中层管理岗位由68个核减至23个,人员总数减少近20%。目前,开发区专注经济、财政、规划、国土、组织人事“五件事”,其他社会事业职能由下属两街道负责,区、街道之间形成了“错位分工、各有侧重”的管理体制。 规范运作,凝聚工作合力。出台部门职能配置书、岗位职责说明书,编制了14个跨部门合作大流程图、个内部作业小流程图,人人清楚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量身定做“金目标”ERP系统,实行任务布置、过程监控、结果督查、提醒警示等全流程管理,建立符合开发区需要的“自我管理OEC”模式,形成可还原、可追溯、兼顾流程和结果的管理闭环。建立党工委、管委会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员工两级考核模式,细化办事员、助理、主管三级21档薪酬体系,年度考核优秀者提升一档工资,连续两年优秀者提升一级工资;通过清单化管理、信息化推动、绩效化考核三招齐发,有效规范内部运作,凝聚起全体机关干部推动发展的合力。 投融资改革,增添发展潜力。推进投融资平台实体化运作,重组国发、经发两家国有平台公司,积极向政府引导的市场化和产业性投融资转变。国发公司顺利通过AA级信用评级,建筑安装、光伏发电、物业管理等投资板块稳步推进。率先在常州市成功发行18亿元双创债券,创造了金坛发债史上单个债项募集资金最多、发行成本最低、申报发行速度最快的“三个之最”,为推动开发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民生事业改善,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真情付出金牌服务软环境 始终秉承“支持企业天经地义,服务企业关爱有加”的理念,以“店小二”的姿态、“金牌管家”的标准、“保姆式”的服务,为项目推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这是金坛区委书记狄志强对各级干部的要求,也是金坛开发区各级干部服务企业的真实写照。 3年多来,金坛开发区改变过去单纯拼政策、比优惠的老办法,转为主要拼服务、比软实力,通过“筑好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实现“引凤来”——吸引大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落户。在项目落户过程中,开发区实行项目“代办制”,在众泰项目签约当天,就成立由投资服务处、规划建设部等四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做到登记问题即刻办、建设问题现场办、决策问题商定办、扶持问题汇报办。在项目推进服务中,开发区从项目推进“工作令”、工作分解制度到领导挂钩制度、末位换岗制度,项目推进的机制一直在完善提升。 也正是这份“服务项目推进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让同方威视历时五年谈判落户金坛,首次在北京以外建设生产基地,更让开发区有了能够与上海浦东等先进地区PK项目招引的底气,形成了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在加快项目引进壮大增量经济的同时,服务好现有企业,稳定和优化存量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像服务招商引资项目一样服务现有企业发展,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搭建商会、企业家联合大学等平台,促进企业家们沟通交流。建立政企常态化联络机制和服务网络,连续多年开展“企业问题解决年”“企业服务深化年”等专题服务活动。年至年,累计为园区企业争取资金8亿多元,为企业解决征地、拆迁、环保、融资、用工等问题多个。年,新增南方光纤等高新技术企业17家,同比增长70%。 数读·跨越 绘美好愿景 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幅24.3% 工业总产值五年年均增幅24.3%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五年年均增幅24.9%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亿元 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平均比重达45.6% 成功培育上市企业4家 绿化覆盖率达38.2% 着眼区域发展再跨越 金坛开发区的加速崛起,是全市致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生动实践,诠释了改革与发展、项目建设与区域转型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当下以改革破解瓶颈制约束缚、释放区域发展动力的深刻道理。 发掘优势与把握时机相结合。金坛开发区以地处常州大市几何中心之“地利”,抢抓常州实施“四个西进”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常金一体化之“天时”,更重要的是,在面对这些重大机遇的关键时刻,金坛开发区的决策者展现出“人和”的力量,大刀阔斧实施征地拆迁,全面推进园区载体平台建设,奏响了项目建设的最强音,使之成为金坛开发区崛起的第一支撑。 科学决策与坚决执行相同步。市委以“四个西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之际,金坛区委谋定而后动,把开发区作为“常金一体化”的桥头堡,作出工业化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面推进“两个加快”的战略决策,开发区上下同心,说了算、定了干,不折不扣把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并在最短时间取得最佳效果。 改革创新与释放活力相促进。从“四个西进”到区划调整、金坛撤市设区,从机构改革企业化运作、扁平化管理到全员制聘任、全流程自我管理,从机制创新两级考核到部长、处长负责制,金坛开发区通过改革把开发区的建设和每位干部的个人发展有机结合,点燃了每一个人的激情,让每一位干部有“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劲头,有在开发区发展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身影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面对全市上下“三大一实干”活动的如火如荼,金坛开发区把“十三五”精彩开局当作了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全新起点,提出年建成千亿级开发园区的奋斗目标。这是向国家级开发区目标看齐的决心,是心中有梦、舍我其谁的自信,更是勇于担当、敢于亮剑的豪情。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金坛开发区做好准备再出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奋发昂扬的姿态,朝着新的目标阔步迈进、奋力前行! 编辑:曹一娟 责任编辑:张田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