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8时37分,迎来处暑节气。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处暑标志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天气逐渐转凉。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处暑养生攻略 ?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宜收敛神气,以利于气机通畅,气血和调。此外,应早睡早起,舒缓形体。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以防暑气伤人。不要贪凉,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避免受凉。运动调养仍需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 适合在处暑喝的汤 秋季燥邪当令,处暑以温燥为主,人们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口鼻干燥、咽干嗓痛,口渴心烦等症状。燥易伤阴伤肺,故需适当补充水分。秋季喝水也有讲究,以少量频次,甜咸搭配为宜,因为在饮用水中加入少量盐可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而淡糖水或蜂蜜水有润肺养阴的作用,“朝朝盐水,晚晚蜜糖”可谓秋季的饮水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勿再“因暑贪凉”,脾脏喜温而恶寒,喜燥而恶湿,生冷生湿,生寒肯定会伤脾阳。 以上是秋季总的饮食原则,由于岭南地区的处暑节气仍雷雨较多,湿气未散,因此,这个节气的养阴不宜滋腻太过,润燥时可适当佐以辛润之品,如萝卜猪骨汤、银耳杏仁汤等都是适用于本节气的调养膳食。 ?苦瓜蛤蜊清火汤 材料:苦瓜,蛤蜊,姜丝,葱丝,麻油。 做法:先将苦瓜洗净切成圈状,葱姜切丝;蛤蜊泡入水中,加入一点盐,使其吐沙;锅中加入冷水,放入苦瓜,姜丝;再倒入干净的蛤蜊,开大火煮沸直至蛤蜊张口即可,加入一点盐;撒点葱花,加点麻油调味。 功效:这个季节常喝鲜美的蛤蜊汤可以滋阴润燥,化痰明目,对干咳,失眠还有调理作用,而苦瓜则有助于肝脏排毒。 ?茶树菇老鸭汤 材料:鸭子1只,干茶树菇50克,姜3片,盐适量。 做法:将鸭子去头去尾去爪去内脏后洗净,切成小块,用沸水焯去腥待用。将干茶树菇用温水泡开去根,捞起来沥干切段待用。将茶树菇、鸭块、姜片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没过食材,用大火煮开至2分钟,微火炖3小时后,放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茶树菇具有健脾止泻、清热平肝、补肾滋阴功效,适宜高血压、心血管病人食用。鸭肉具有健脾补虚、利湿消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适宜体弱、食欲减退、大便干燥和水肿人群食用。 ?山楂玉米胡萝卜汤 材料:生山楂15克,玉米克,胡萝卜克,猪瘦肉克。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山楂洗净,玉米、胡萝卜洗净切块,与猪瘦肉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5小时即成。 功效:有清热健脾,养阴生津的功效。 ?白果冬瓜老鸭汤 材料:白果克、冬瓜0克、芡实20克、光老鸭1只、生姜3片、陈皮1/4个。 做法:白果去壳、热水烫去衣、芯;芡实洗净;陈皮浸软去瓤;冬瓜连皮洗净、切块;光鸭洗净、去尾部。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具有滋补生津、润肺益气功能。 ?芡实薏米淮山莲藕排骨汤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实10克、红枣5-6颗、莲藕1节、排骨1斤 做法:将排骨清洗干净,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入适量的葱、姜、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淮山、芡实、薏米,转小火,同炖1个小时,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萝卜,还有红枣,同炖30分钟;加入盐调味,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 ?罗汉果煲猪肺 材料:罗汉果1个,猪肺24克,调料品适量。 做法:将成熟的罗汉果洗净,切成薄片,猪肺切成小块,挤出泡沫,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再放入罗汉果片同煮,确后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适用干燥热咳嗽。 来源: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