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姓名:葛小华 年龄:48岁 家庭住址:金坛区薛埠镇泉江村委湖西村号 家庭情况:48岁的葛小华身患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疾病,不能干重活。13年前,妻子和他离婚,他独自一人把女儿抚养成人。他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身患严重中风,生活不能自理。 “不是贫穷困苦成就坚强, 而是坚强的人没有向贫穷困苦低头。” 这句话用在葛小华身上很合适, 年轻时他因为身患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不能干重活, 靠农活和打零工撑起了整个家。 一个病人撑起一个家,他咬紧牙关和命运搏斗 瘦弱的身板,发黄的皮肤,脸上的神情有些疲惫,这样的葛小华让邻居们有些心疼。“家里太困难了,有人能帮帮他就好了。”斜对门的一位大娘说。 其实,只要在葛小华的家门口站一站,就知道他的生活窘境了。和两旁高大的房子相比,他那低矮的砖结构老房子尤其惹眼。这里是葛小华从小到大一直居住的老房子,房屋简陋写满沧桑。泉江村委工作人员说,在他们村上,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破旧的老屋了。 葛小华不是不想住敞亮的大房,实在是家里经济条件太差,支撑不起心底的那个愿望:长期以来,他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疾病,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七十多岁的母亲这几年身体越来越虚弱,严重的中风缠身,让葛小华不得不选择把她送往镇上的敬老院;16岁的女儿刚考上市里的一所中专,每年需要交纳六千多元的学费。 “这么多年了,我都是边干农活,边打零工,补贴家用。”葛小华每月的收入不到两千元,但这些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母亲和孩子身上。一个病人撑起一个家,他说这些年一直咬紧牙关生活着。 把所有都给了老和小,留给自己的只有责任 在葛小华家的角落里,有九双鞋子,其中八双是较新、较漂亮的女鞋。另外一双破旧的绿色“解放”胶鞋和其他鞋子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女儿从两岁起就没有见过妈妈,我再苦,也不能苦了她。”在葛小华心中,能为女儿买一双几十块钱的新鞋是父亲对女儿最大的宠爱了,而自己穿的却是很久都舍不得换的便宜胶鞋。 令他骄傲的是,女儿很争气也很懂事,本来有上高中的机会,但她还是选择了中专。“因为上中专可以早点工作,早点分担我的压力。” 除了女儿,他其他的心思全放在了母亲身上。为了让母亲的生活环境更好一些,葛小华东拼西凑,把她送进了敬老院。“那里有专业的护理,忙了一辈子,最后应该让她享享福。” 葛小华把所有都给了女儿和母亲,留给自己的只有“多干些零活,多挣些钱”。他介绍,母亲在敬老院每月花销一千多元,再加上给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自己不仅没剩下钱,还欠了不少外债。 除了生活费,他还想要些医药费 在葛小华内心,最感激的是亲朋和邻居。“这些年,他们没少帮我。”他指着饭桌上的冬瓜说,这是邻居专门为他送来的。 除了隔三差五送菜送饭,这些好心人还经常送些衣服给葛小华。从春季到秋季,从夏天到寒冬,一年中的衣服,基本上被亲朋和邻居们“承包”了。 吃的穿的不用愁,除了母亲和孩子,他愁的是自己的身体。“我这病好多年了,严重的时候疼得厉害,舍不得买专门的药,就只好用伤痛膏贴一贴。” 因此,除了生活费,他还想借此机会,向好心人求助些医药费。“病痛减轻了,我才能干更多活,让母亲和孩子活得更好一些。” 下面哪个愿望您能帮他们完成有意者请打薛埠镇泉江村村委 , 姓名家庭情况微心愿戴俊华靠打零工生活,妻子因病去世,女儿在校读书学费、生活费 葛小华常年有病,不能干重力活,生活困难生活费、医药费吴志华妻子离家出走,儿子在校读书生活费石留洪有病,常年服药,女儿在校读书生活费徐荣贵有病,常年服药,女儿在校读书生活费秦媛在校读书,父亲去世,生活困难生活费李卫忠有病,常年服药,妻子离家出走,儿子在校读书生活费卞龙林本人和儿子常年有病,无经济来源生活费尹文敬女儿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妻子常年吃药生活费邵龙祥本人患有胃癌,妻子智力残疾一台冰箱来源:常州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