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老城老街老金坛、古城古街古味道。

年5月26日夜晚7点,金坛图书馆二楼的成人培训室里,举行近知人文学会第七十六期活动,这期活动有常州作家协会会员、《金坛时报》文史编辑、近知人文学会会员张伟老师主讲《老城老街老金坛》。暮色落在窗外,张伟老师早早手拎了两捆书静候,参加活动的成员刚走进培训室,张伟老师就谦和地赠上他的《金沙十记》。

张伟老师给我们主要讲解四个部分内容:

金坛建置的由来

简述了金坛名称的由来,“金坛”的含义,对金坛的总体概况。城墙城门,坊,祠建筑。

金坛设县始于隋,设县初始名为金山,关于金坛县名称的确立,则在隋之后的事。《旧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有这样记载:“金坛垂拱四年,分延陵县置也”。垂拱四年,指的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那时候武则天已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金坛县名的正式确立,应该是在武则天执掌皇权时候。

《旧唐书》记载了金坛于唐垂拱四年,分延陵置县,但是并没有说明是那一天置县的。

《唐会要》上有明确的记载。《唐会要》71卷:江南道。金坛县。垂拱四年,七月十八日置。垂拱四年即公元年……

他详细地佐证金坛建置的大量的史料记载。

二、“铁打的金坛城”的原由

清朝末年,直到如今,金坛及周边地地区的民同时广为一句话:“纸糊的溧阳城,风吹的丹阳城,铁打的金坛”,此话出于何时,已无从考,此说的由来,却是众所周知,与围绕三次攻城战有关,这三次战斗都是发生在清朝太平天国时期。三次的攻城战,前两次以太平天国军为攻城方,清兵为守城方;后一次是以太平天国军为守城方,清军及状,长枪队为攻城方。三次攻防转换战,双方人员死伤无数,打得异常惨烈……

三、震惊世人的“通海”案

顺治十六年(年),郑成功由崇明进长江,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会师,六月八日至丹徒,十三日至焦山,直捣瓜州,一时间东南震动。

明室遗民暗中接应,准备恢复明室。金坛县令任体坤谎称金坛士民造反纳降,溧阳抚臣信以为真。七月二十四日郑成功兵败镇江、瓜州,乘船远去台湾。

后清廷以"通海"论处,下令追查,株连很多人。任体坤与王重、袁大受利用这次机会诬陷蔡默、于厚、周生等十名生员及其他仇人,共列具了38人黑名单,又金坛诬告富绅于元凯。江南按察使姚延著秉持"不欲于无事中生事,更不欲以灭门事发于黉宫,恐株连不已",仅判处知县任体坤一人。王重、袁大受不甘心,又疏通京城御史马腾蛟,以为"不速杀此十生,金坛祸端百出,而虿先中于乡绅矣!"马腾蛟因贪污案发,被处死。周勉为救其子,携重金去拜访袁大受,希望他能放手,袁大受授意周勉告发王明试,方能赎罪。袁大受又拿着周勉写好的揭状去找王明试。这时王明试自是心惊,立求袁大受"力寝其事,许以千金"。袁大受请冯标送信给王明试,途中被冯标偷看,后来冯标与曹钟浩、都察院御史冯班商量,由兵垣长科孙继昌奏告,告发王重、袁大受与王明试"通海"之罪。顺治帝特命户、刑两部侍郎与江宁巡抚朱国治一并审结。朱国治是个酷吏,"欲行杀戮以示威",提审王重、任体坤,全被拘捕入狱。蔡默、于厚、周生等十个书生释放回家。这期震惊世人的大案发生在清顺治十八年,是清初大案,与江南奏销案、哭庙案、合称江南三大冤案。

传奇而真实的故事在暮色里,张老师细细道来……

四、他讲解老街(花街,思古街,县前街,书院巷,九房巷,司马坊等)的人文掌故以及留给我们的记忆。以及陆羽三次拜访戴叔伦,戴叔伦对陆羽的拜访表示感谢还特意写诗歌相赠“西南积水远,老病西生归。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

最后他说:“打开金坛子里面的宝贝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张伟老师讲座结束后,我们有幸聆听到回乡省亲的同济大学于国庆教授的心得体会:非常感谢张老师的“老城、老街、老金坛之印记”精彩讲座,让我作为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金坛人感到很骄傲,让我更真切了解金坛的文化渊源、历史人物、老城街坊、精神传承!金坛历史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段玉裁华罗庚是金坛的名片!非常感谢老同学袁慧的引荐,见到好几位老同学和读书会老师和书友,度过一段美好时光!非常感谢各位读书会老师和书友的交流分享,让人更期待对金坛了解更多……

会员西门大街老师也是老金坛人,他谈了自己的感受:非常感谢张伟老师的赠书,以及人文历史的掌故的介绍,非常敬佩和高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古代历史的东西都已经慢慢消失,感谢张伟老师对历史的挖掘。他又谈了小时候的街道电影院的名称变化,对照张伟老师《金沙十记》,发现金坛有这么厚重的文化历史,真的很骄傲。

中国作协会员、金坛作家协会副主席、获得常州“五个一”工程奖的《半亩地茶园纪事》一书作者金文琴老师说:张伟老师是我们作协的一位德高望重也是我敬重的老师,我套用他的话说:打开金坛子,里面的宝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确实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感觉到,金坛的宝藏在张老师的笔下,在言语中远远超出了我想想的那种宝藏,比如花街的说法,还有沧浪等说法都有着历史的韵味。尤其是陆羽三访戴叔伦,觉得金坛茶叶界可以挖掘一下金坛的茶文化。

会员潘晶听后很感叹:听完讲座,顺便翻阅了一下《金沙十记》,感觉非常惊讶,其内容非常丰富,历史还原非常清楚,让我深刻了解到金坛有那么多文化,我想了解一下,您编辑这边书肯定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我想知道您花了多长时间?

七、八年吧。张伟老师说。

会员王强老师说:金坛有许多值得记忆的地名,比如旗杆巷、七庙巷,西禅寺、思母桥、枪架桥等等。记得我上高中时,八十年代中期,相府街还在,走在雨中的相府街,有雨巷的意境。其实像花街这样名称的街道,其他地方也有,比如淮安也有花街,花街多靠着运河,多有烟花女子居住,与商旅客往有一定关系。

会员精神领袖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后,深深感叹很多文化传统的有名的东西都在慢慢走远,比如金坛的小米猪,金坛的封缸酒,以及古街古迹都在消失……

会员李春云觉得:一个地方的文化兴盛总是有些原因的。藏书之风,科举兴盛,开明风气等等。在金坛,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书院兴盛。如茅山书院,龙山书院。包括看《贺双卿集》时知道绡山书院。绡山就是现在的方山,四平山。方山上是有书院的,我们曾经去双卿故里寻访过,就是现在的雷达部队那块。所以希望:1.继续听到张伟老师的“温故金坛”系列讲解。2.希望张伟老师或者其他金坛文化学者能够出版《金坛书院》等相关图书。

会员汤钊询问了河西庙巷中庙,以及茅山道长李道长是否和李白有渊源提出了疑问,并对当天的活动感慨:真的受益匪浅对于我们这种在金坛出生长大的八零后真的让我们走进了自己的家乡让我们更有情怀的去喜欢它

张老师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发现李白和金坛几乎没有记录,李白和溧阳有关,留下好几首与溧阳有关的诗。

曹维清老师说:历史上的金坛,虽然在县级区域中是比较小的,人口也是比较少的,在古代,它的地理位置也不是很重要,甚至比较偏僻,经济上工商业也不算发达,只是很平常的自然经济,但它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含量却不低,出现过很多文化名人,可以说人杰地灵,就拿科举史来说,金坛历史上出了4位状元和多位进士,超过许多大县,我要向张老师请教的是,常州有关材料在统计常州地区历史上的状元时,为什么说金坛历史上的状元是两位?

张老师说是4位状元,有史料可以佐证。

大家各自讨论自己对老金坛的记忆……

最后李栋辉会长评价了这次活动:张伟老师说,金坛有着丰富的文化宝藏。今天听了张老师的精彩讲座,惊讶地发现他为我们打开了这个宝库!

活动结束后,张伟老师为赠送的书上一一签名。

我也有幸获赠一本,这本书从装帧到内容都有着古朴的韵味。这是一部全面介绍、解读金坛历史的书,其最大的特点是史料丰富。据粗略统计,《金沙十记》所参考和引用包括《史记》《新旧唐书》《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三国志》《宋史》……以及明代清朝人杂记等史料近达百余种。如同他给我们讲座最后的陈述:金坛的历史远比我们原有的想象要丰富的多得多。确实,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坛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明中四杰、明四大才子、清四大家,以及在虎门硝烟中以身殉职的王鎔、外交使臣高迁、上书欲练兵海上抗击日寇的王肯堂、段玉裁的祖上还是岳家军一份子、最早提议修建台儿庄的蒋明玉、鲜为人知的右丞相丁大全、于敏中的祖上是断案高手、茶圣陆羽三访戴叔伦,以及金坛建县的最初年月日、金坛城墙的数次修建、号称清初江南三大奇案的通海惊天血案及铁打的金坛城的来龙去脉、民风民俗等等。

书中还写城建、坊园、学院,写乡贤、世族,写考闻,写名胜、名物等等,其叙文方式独具一格,且诗文并茂,才情横溢。如卷七《杂事记》中所写包括陆羽三拜戴叔伦、虞谦出对考于谦、王烨弃严嵩赠金于江中、段驯教子重大义、辛弃疾厚葬廉介之士吴交如等数十位乡贤人物的历史故事,刻画人物,往往缈缈数语,绘声绘色;而在每卷的卷首作者所题写的古体诗,如《登茅山三天门》:寺门洞开半云间,春花秋雨落禅田。莫道闲情来忏事,万里尘埃一净天。《忆老花街》:万物相映各自新,春风秋雨总知情。往事蹉跎何须恼,留得戎装度光阴……这些引领篇章的情感诗作情景交融,蕴意丰富,读之,思绪飞翔起来,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放飞心灵,去感受那份远古的气息和韵味。这部书可以让我们金坛人深入了解金坛历史文化,也让金坛的历史宝藏更生动地展现出来……

感谢图书馆提供好的场所,给予近知人文学会的大力支持!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