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64402.html

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安排,我区积极争取常州市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核心区选择在金坛。年2月吹响创建“集结号”以来,我区坚持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不断激发园区创建动力。一是增强规划引领力。整体规划先行,单项详规跟进,精心绘就发展蓝图。明确以“两水一茶”(水稻、水产、茶叶)为主题、“一个中心、三大片区”(即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水产、水稻和茶产业技术创新区)为重点的创建思路。二是增强行政推动力。连续三年将相关创建任务写入区委一号文件和区委全委会、区政府工作报告,印发《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任务分解表、核心区建设任务责任分解表》(—年),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三是增强科技支撑力。与南京农业大学签署协议共建“鱼米之乡研究院”,省级茶叶机械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植保装备创新中心落户金坛;创成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星创天地”各1个。四是增强园区硬实力。数字化渔场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一期工程亩核心区已建成投用,指前镇成功入选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朱林镇部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扎实推进,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连续两年绩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

目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已经进入了资源大整合、空间大联通、业态大融合的新阶段,还有困难和不足亟待突破。一是规划编制方面,黄金软米生态大农场、数字化渔场二期工程等子规划尚未出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创建整体推进;二是农村改革方面,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等方面改革相对滞后,不利于激活园区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三是资金投入方面,专项扶持资金、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三资”投入有意向却难落地。

为此,我们建议,抢抓我区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这一重大机遇,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园区六次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发展。

一集聚创新链,强化科技赋能

一是引智入园。创新合作共赢机制,加快南京农业大学“鱼米之乡研究院”和“院士工作中心”落地步伐,集聚科教资源,将科创中心打造成集农业科技服务、科技研发、人才创业、成果展示等为一体“智慧农业总部”;以“洮湖渔夫”、金坛抹茶“星创天地”为样板,积极培育集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等为一体的“产业孵化体系”,用“智慧农业总部+产业孵化体系”激发园区建设内生动力。

二是引技入园。可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破解农业信息资源的“碎片化”和“孤岛化”难题,助力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积极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环保节能、增产增效新装备和物联网系统,加快提升“两水一茶”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机械化水平,探索集成“两水一茶”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技术规范。

三是引才入园。坚持项目扶持和典型带动相结合,在园区集聚一批农业“双创”“星天地”“梦工厂”,让留得住、用得上、“永久牌”的“土专家”“田秀才”能铺天盖地成长在金坛广阔大地。着力引进、大力培育善于经营管理、懂得资本运作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让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国农匠”“顶天立地”支撑我区农村发展。适应加快发展“美丽经济”需要,强化多元合作,引进专业团队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并干成乡村振兴大事业。

二延展产业链,发展新兴业态

一是横向拓展产业形态。适应后疫情时代“餐桌经济”新需求,抢抓全域旅游经济发展新机遇,以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依托,瞄准“应加工、尽加工”“宜精深、全精深”发展目标,以水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农产品开发为突破口,把“两水一茶”资源优势,切切实实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不断培育壮大农业税源经济。

二是纵向拓宽产业空间。加快建设常州首家集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直播运营等为一体的“名优农产品产业带货直播基地”,完善营销体系、健全孵化模式、带动电商升级,形成“直播基地+电商物流+供应市场”的聚合效应和产业生态,让更多的金坛农产品上网出村、走向全国,快速开拓广阔市场。

三是靶向聚焦产业功能。创建的“三大片区”可分别聚焦蟹、稻、茶,把种养全过程作为吸睛“卖点”,开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活动,以避免布局简单雷同、项目同质同构。同时,差异化嫁接鲜果采摘、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婚纱摄影等功能,把园区打造成全产业链发展和农旅融合集聚区,加快提升产业经济收益和农民增收效应。

三分享利益链,构建联结机制

一是做优政府主导普惠型共同体。正视品牌农业建设短板,可以考虑以长荡湖大闸蟹、金坛雀舌区域公用品牌为重点,由金坛控股的金沙农发公司统一运作。地方国企借力政府和部门力量,严格实行“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品牌增值溢价,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公司不仅可通过提供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等惠农服务实现创收,还可尝试以品牌商标抵押融资的新路子。

二是搭建企业主导经营型共同体。把园区作为深化全区农村改革的先行区和落实“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的主战场,吸引社会资本创新建设共享农场,链接城市、活化乡村,主客共享“让农趣变乐趣”、政企共建“让农事变乐事”,村民共赢“让农景变美景”,做到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三是构建市场主导服务型共同体。可在“农机合作社+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升级打造一站式农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五流合一”和种子、农药从生产到销售的溯源,突破工业品下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的难题。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我们一定能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探索集成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振兴“金坛经验”,加快实现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到省级农业高新区,再到国家农业高新区创建“三级跳”的美好愿景。

(发言人:政协常委孙和平)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