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 南京广电集团推出 “牛奔虎啸迎新春”大型融媒直播 南京都市圈城市 “群聊”热火朝天! 南京、芜湖、镇江、马鞍山、扬州、滁州、淮安、宣城及常州溧阳、金坛,“8+2”十地居民,云上共品浓浓年味。 这场融媒直播背后所展现的,正是南京都市圈城市之间的进一步深度融合。 年2月2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层面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规划获批后,“8+2”十个“成员”都铆足了劲,一年来,在交通、科创、文化、医疗、体制等方面动作频频,同城化进程明显加快。 宁句城际来了 宁马、宁滁、宁扬 快步跟上 南京都市圈 “硬链接”不断升级 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做些什么?或许可以从南京回句容走个亲戚。 年12月28日,南京都市圈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宁句城际正式通车,从南京马群到镇江句容的时间,缩短至35分钟。 同一天内,宁马、宁滁、宁扬三条城际线相继开工: 从中华门站至当涂南站,宁马城际铁路将实现南京、马鞍山两市中心城区间30分钟直接通达; 从南京北站至滁州高铁站,宁滁城际铁路建成后,从南京江北新区到滁州大约30分钟; 从南京仙林湖站至扬州西站,宁扬城际铁路建成后,大站快车全线单程旅行仅需34分钟。 “轨道上的南京都市圈”正在连点成线、接线成网、结网成环,“圈内”各城市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年,南京综合交通建设年度投资将达亿元,“轨道上的南京都市圈”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建成南沿江城际铁路主体工程; 全面建设北沿江高铁、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及宁淮城际铁路; 开工建设扬镇宁马铁路和南京北站配套工程等。 不断加密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正进一步支撑南京都市圈加速“东进”“西融”。 同时,公路、航道、跑道上的都市圈建设也正跑出“加速度”。 公路 建成宁宣高速、宁马高速改扩建等5个项目; 续建省道等13个项目; 新建宁滁高速、国道快速化东延段等6个项目。 航道 都市圈城市将共建江河海联动航运中心; 围绕打造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 跑道 积极推动扬镇宁马、宁宣铁路正线引入禄口机场设站; 推广空巴联运、高铁接驳、旅游包车等定制运输服务。 职称、继续教育等互认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南京都市圈 “内部融合”更上层楼 异地就医、失业保障...... 通办! 户口在安徽滁州的常先生,准备在南京发展,需要办理一张《就业失业登记证》。 过去,办理这张证,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但现在,南京江北新区开通了“跨省通办”服务,常先生登陆“新区e办事”小程序进行线上申请,第二天,办理好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交到了他手中。 年9月15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安徽省滁州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南京都市圈城市异地办理落地新区。 《江北新区——安徽省滁州市跨省通办事项清单》一共有63项,涵盖企业开办、异地就医、社会保险等领域。 申请人不再受地域限制,在新区市民中心窗口即可异地办理清单内事项。 职称、继续教育学时...... 互认! 年12月20日,南京都市圈青年大学生首届创业计划书大赛决赛在马鞍山市举行,共有来自都市圈10城市的16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 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参赛团队利用碳纤维与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得到一种比钢硬度更高、但是重量更轻而且耐腐蚀的复合材料,市场应用前景巨大。 自大赛启动以来,共征集多个创业项目,涵盖医疗卫生、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现代农业以及餐饮零售等多个行业领域。 在决赛前一天,南京都市圈人社局长联席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十地共同签署了《南京都市圈内专业技术资格和继续教育互认协议》。 根据协议,专业技术人才在南京都市圈内可实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证书(或学时证明)互认。 年,都市圈成员市(区)还将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人才交流合作、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重点工作实现一体化。 环南京1小时 鲜活农产品流通圈...... 共建! 推进环南京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建设,支持各市“老字号”和本土品牌进驻都市圈城市核心消费商圈…… 近年来,随着环南京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的建设,南京在马鞍山、滁州、芜湖、扬州等都市圈城市,选取规模大、信誉好的蔬菜基地,开展蔬菜产销对接和越冬在田储备合作,为做好农产品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年12月18日,都市圈十城商务部门审议通过《南京都市圈商务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深化农产品区域保供模式创新、联合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等,带动都市圈城市消费水平整体提升。 创新圈、产业圈...... 共办! 年7月27日,宁淮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这是长三角首个以特别合作为样本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试验田”。 其中,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是合作区的产业核心区,也是南京都市圈唯一一个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南京与淮安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未来,这里将和南京形成产业协作,与江北新区利用“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应用”“服务+共享”的模式,不断实现产业的同频共振。 年,南京都市圈继续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交流协作,共同培育协同创新的科技产业生态,提升创新合作质效—— 南京都市圈完善科技专委会议事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推进科创政策共享、议定重大事项; 联合举办“年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发布“都市圈创新合作宣言”、上线“都市圈创新生态图谱”、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榜单”等,共建“创新都市圈”。 生态环境、“长江的微笑”...... 共护! 被称为“长江的微笑”的江豚,在南京长江段畅游,这样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南京都市圈成员的共识。 年,南京会同都市圈沿江城市共同实施长江大保护,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行动,与镇江、常州、滁州等市联合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合作及跨界水环境区域补偿,积极推进跨界河道治理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 “十四五”期间,南京都市圈还将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的共保联治: 将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协同推动环境治理,切实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都市圈。 共建“一带三片”区域生态网络空间,突出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这一压倒性任务,推动长江“十年禁渔”; 共育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共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机制、生态环境风险应对联动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 南京都市圈 一起向未来 来源:北极阁瞭望(撰稿:陈尹制图:彭硕)、中国江苏网、南京江北新区 编辑:小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