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是一个28岁的男子,名叫张晓明。我在一家外企工作,职位是项目经理。我已婚,妻子名叫李慧,是一名小学教师。我父母已经退休,住在老家,一座名叫乌牛的小县城里。

近一年来,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和妻子商量,决定把父母接到市与我们同住。但我积蓄的积蓄还不足以在市买套房子,于是打算先将就几年。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正在为一个新项目加班到很晚。手机突然响起,是老家打来的。我心中一紧,匆忙接起:“喂,妈,您没事吧?”电话那头是爸爸焦急的声音:“儿子,你妈突发脑溢血,已经抢救了一天一夜,医生说情况危急,让全家人尽快赶回来。”

深夜,我提着9万元现金赶到市机场,飞回乌牛。坐在里,我双手紧握,内心焦虑不堪。一想到母亲的情况,我就觉得心如刀绞。

母亲性格慈祥,照顾我和父亲无微不至。每当我假期回家,母亲总是兴高采烈地过问我的工作、生活。父亲性格刚毅,工作勤奋,一直管理着老家的祖产。虽然话少,但他对我和母亲都尽心尽力。

我和妻子性格不同,但感情很好。妻子待我父母亲切,我也尊重她的家人。婚后,我们俩共同打拼,有了自己的事业。每当我们回乌牛探望父母时,总被夫妻俩的恩爱感动。

我愣住了。真相?什么真相?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对父母的身世和过去了如指掌。当年我出生时,他们也才30出头,会有什么大秘密吗?我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屏住呼吸继续听下去。

我猛地一震。捡到?我是被捡回来的?我脑中嗡的一声,世界都变了样。难怪我长得和父母一点不像,原来我根本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我在病房外呆立了很久,久到天色渐暗。我脑海里乱作一团,不知该作何感想。我突然意识到,我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我视如生命的父母,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

这让我感到无比困惑和痛苦。我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种种疑问萦绕在心头,久久无法散去。

夜深人静时,我终于鼓起勇气推开了病房的门。我静静地坐在母亲的床前,与她久久对望。

“妈,我都听见了。”我哽咽着说。

母亲眼中噙着泪花,她了然地点点头:“我亲爱的儿子,我希望你不要介意自己的身世,这里永远是你的家。血缘不会改变我们的关系,你仍是我最心爱的儿子。”

我握住母亲的手,泪水盈眶。我知道,无论我的身世如何,这里永远是我的家。

我与父母擦干眼泪,坦然地讨论起我的身世来。他们把当年的种种线索都告诉了我。我决定日后一定要找到亲生父母,填补心中的空白。

次日我与父亲长谈,他告诉我,当年在火车站找到我时,我身上有一串珠宝项链,上面刻着"赵氏"两个字。他们按线索寻访了老远,但一无所获。这成了我唯一的线索。我告诉父亲,我一定会找到赵姓亲人。

同时,这也警示人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家人是世上最忠诚的知己。即便他日我寻回亲生父母,养父母在我心中也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不应被世俗的标准所定义。我会永远感激养父母对我的培养之恩,也会珍惜与妻子这段来之不易的姻缘。不论生命里有怎样的波折,我都会牢记家人的叮咛,坚持做一个守信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

一年后,我放下工作,开始全国范围内找寻“赵氏”的下落。经过长时间奔波寻访,我终于在江苏南部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城,找到一户姓赵的老人家。那老人一看到我项链上刻的字,就激动得泪流满面。

原来,28年前,他们一家坐火车到浙江旅游,不幸遇上严重车祸。他们的女儿被抛出车外,醒来后发现怀里的婴儿不见了。他们四处寻找,终因重伤无果而返回家中。这便是我失散的经历。

我得知自己的亲生父母早已车祸去世,这对老人是我的外公外婆。我跪在他们面前,泣不成声。外婆抚摸着我的头,话语间已经认定我为外孙。我终于找回了失落已久的家。

外公外婆热情地邀请我与妻子回老家小住。我欣然应允。于是,我们来到这个安详闲适的江南小城。这里有着与老家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在外公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外公外婆主动提出要将家产赠予我。我起先觉得受宠若惊,自己并无这样的资格;但想到他们晚年无子无孙,我又不忍心拂了他们的好意。于是,我谢过外公外婆,表示一定会孝顺他们;同时决定每个月从工作所得中拿出一部分寄给老家父母。我希望能以此报答养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一个人的命运啊,终究是一个圆圈。我失而复得的家,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这一生,我会牢记外公外婆、也会牢记养父母的恩情。无论身在何方,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间。

我在金坛外公家住了一段时间,这段日子对我来说既甜蜜又苦涩。

甜蜜的是我终于找到了血脉相连的手足,我的外公外婆把我当成失而复得的宝贝儿子,我们隔了二十多年的空白似乎在瞬间填平。他们把自己最后的家当留给了我,这份惊天恩情让我激动不已。

苦涩的是我无法长期在此居住。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我不能长时间照应,我的工作和妻子都在市。于是我只能地回去,留下心中万般不舍。

我请求外公外婆尽快搬到市与我们同住,但他们不愿离开熟悉的老家。我们只得商定每年回金坛小住一个月。只盼朝夕相处能稍稍补偿这些年的离殇。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我有了两个家,尽管两地相隔千里,但亲情永远牢牢系着我们。我开始学着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努力扮演好一个儿子、一名老公、一位员工多重角色。妻子和我也在计划着孩子的事。

我时常自问:一个人的命运是其先天条件定的,还是后天奋斗出来的?我想答案兼而有之。有些事在我出生之初就被注定,但我也终究没有被命运折磨。因为我遇见了太多太多无私相助的恩人。

我要将这份恩情化为坚实的内核,去守望他人、去守望生命中更脆弱的一群人。这就是我在这场与命运的博弈中,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当我适应了在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的生活节奏后,我开始积极地筹划将父母也接到市生活的事宜。我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将之前计划买房的积蓄提前使用,购置一套离我们不远的公寓。

这一次回家,我才发现父母都已年迈体衰。他们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也不想给我和妻子增加太多负担。我苦苦哀求,但父母态度坚决。我不忍心强迫他们,只能作罢。

我心中充满懊悔,觉得自己这些年疏于照顾,竟然没有早一点察觉父母身体每况愈下。我请求长辈务必多加注意身体,并保证自己每月必返家中探望。母亲这才欣慰地拍拍我的手,叮嘱我好好照顾自己。

回到市后,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妻子详细诉说了一遍。妻子沉默良久,然后握着我的手说:“不如就由我来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吧?反正在产假期间我也无事可做。”我感激妻子大义凛然的胸怀,我们决定暂停计划生育,待妻子生完孩子后便携母亲回市住上一段时间。

此后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生活渐渐被各种事务填满。工作上我全力以赴,生活上我尽力照顾家人,我感到自己被拉扯着跑,艰难但充实。我望着墙上父母、妻子和外公外婆的合影,默默描摹着他们的脸庞。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亦是我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图文动态同步大赛#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