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导语在佛法当中,相信诸位都可以了解到古大德告诉我们的什么是佛法?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回答,其中一种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第二种回答又与第一种完全相反,那就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两句答案的意思和意境是对立的。一、“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含义其实在佛教当中,慈悲是一定要有智慧,我们去看那个菩提心,我们写一个十字,那就代表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而慈悲就包含着以上这几个方面。如果没有上面这个,那么慈悲是感情的,慈悲里面就是从烦恼当中生长出来的,这种慈悲就对于自身有祸害。方便就是你没有智慧,也没有戒定慧的基础,那你方便就成了问题。如果方便变成了,随便便成了,忽略了纪律,忽略了规矩。那么我们应该认为什么叫方便呢?不要实际就是方便,不守规矩便是方便,那么人们就不会有成就。在修佛者,他们讲学讲经的那个道场当中,就是以教学为主。佛门里面的培养学生便是自古以来都是讲小座的,每次讲小座就至少要每一个人花五年时间。在这五年当中就用小坐的方法,这就是方便。用这个方法训练戒定慧三学一次就能够完成,训练六波罗蜜一次完成。其实佛教当中这个用意是非常好的,如果一个人不守规矩,不努力自己去收集材料,随意的去讲解给任何人听,那么这在将来就会变成下流。当然,我们有一句古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看得多了,守规矩就都成了方便。二、佛门里讲小座的规矩由来是从阿难尊者来的,其实阿难尊者结集金坛就是在复讲。复讲就是只准讲老师的,绝对不能够加入自己的一丝一毫个人思想,这样子的行为叫做守戒。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但是在这讲小坐里面是不可以发表的,这叫做忍辱,也叫做禅定。由于我们是在学东西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不可以将自己的任何意思发表出来,这里面的用途也有很深的用意。这便可以奠定我们戒定慧三学的根基,奠定你尊师重道的根本。尊师重道就是从蒋小做这个规矩里面来,可以说是老师怎么说,我便怎么说,其中忘掉的并没有关系,但是要学老师所讲的,这也叫做持戒。如果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身体内有烦恼和习气,外面就有很大的诱惑跟力量,再加上生活上面的冤亲债主,这便是孽道的来源。在冤亲债主里面就有两大类,一类是上元的,让我们能够生贪恋;一类是恶缘,让我们生瞋恚。在顺境里面,我们若是生了贪爱,那我们就容易堕落,烦恼起现行,要懂得七情六欲的是烦恼。总结慈悲是一个爱心,爱心里面就没有智慧,只是我们用感情在那里用事。而感情恰好是爱心,爱心里面哪里会有真正的爱心呢?而是生活当中虚情假意,那也不是真正的爱心。在佛学当中,爱心是清净的,爱欲是能够污染的,而爱心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爱欲和爱心是不一样的,若是搞不懂它们,那便是祸害所在。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内容请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