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说句大实话,以往吃金坛红香芋的时候,只管”吃”,但是,自从吴女士对金坛红香芋那一段段津津乐道,更准确地说还是应该用”赏”、“鉴”、“品”三个字才能充分来表达……吃过金坛红香芋的人都会告诉你:”此芋特别的粉糯,吃在嘴里有点硬度显得好有嚼劲,糯性特别得好,而其他地方的芋头吃在嘴里往往是烂烂的,更没有那种香味和糯性。”为什么叫“红香芋”呢?红香芋,俗称“芋头”、“芋艿”,因其底部的肉质呈现粉红色,所以叫它“红香芋”。在金坛的种植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其肉质细腻,口感润滑,有硬度而显嚼劲,糯性好,香味独特,可谓集色、香、味于一体。所以,其品质远胜于其它地方所产的芋头就不足为奇了。红香芋还具有很好的营养药用价值。此芋是低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具有宽肠胃、补脾胃的药用价值。同时红香芋拥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润肠通便,帮助消化,防止便秘。更值得一提的是,红香芋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可谓药食同源!为什么金坛红香芋这么“红”呢?民间相传,清朝时期,乾隆下江南,欲寻扬州一叫”红香玉”的美女时不遇,后来听说距离扬州不远的金坛也有个叫”红香玉’”的,后来,看到的不是佳人,而是金坛红香芋。本很扫兴,但是,当乾隆闻到一股特别的香气原来就是当地老百姓蒸芋头时散发出来的,这个芋头的芽是粉红粉红的,剥开后有一种纤维,闻一闻,一种特别的香,品尝后他啧啧称赞说“上有仙桃,人间有红香芋”。民间还藏着这么一段凄美的民间故事:传说七仙女被王母娘娘带上天的时候,她必须洗净人间的俗气,而沐浴的地方,在金坛建昌的天荒湖。由于七仙女穿的是董永给她的红肚兜,洗净之后,红肚兜把天荒湖的水染红了,红红的天荒湖水渗透到农民们种植的芋头地里,芋头被染上了红色。不仅如此,每年的七月初七,七仙女来到位于金坛直溪董永村的望仙桥与董永相会。每次七仙女都依依不舍地洒泪而别。仙女的真情之泪,并非凡人,那泪里流着的是红红的血液,血又化着红雨落入人间,落入董永种植的芋头地里,渗入土里,染红了粒粒香芋,因此,红香芋由此得名。更有诗曰:“仙女真情爱董永,血泪化雨润香芋”。红香芋与红色文化抗日战争期间,金坛建昌及周边是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之一,被称之为“小莫斯科”、“红色摇蓝”。据说当年陈毅司令员从茅山来到建昌,住在建昌的小红妈煮了一大锅红香芋咸粥款待同志们,陈毅品尝后连连称赞道:“此味只应天上有,不到建昌哪得尝”。究竟是什么原因又”红”又”香”呢?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主要也跟金坛建昌及周边的地理位置有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成就了金坛红香芋。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微甜中性,滋润了红香芋的生长发育;这里的土质松软沙壤,渗水透气,俗称夜潮土,是块根茎类作物生长的最佳土壤,也是江南特有的土壤区域之一,可谓得天独厚;更难的是这里农副产品种植密集,不受工业污染,空气清新自然,从基础环境保证了红香芋的生长。所以说,无论是香蒸芋艿(空口品尝还是沾桂花糖),或是红烧香芋艿,或是黄豆米芋艿汤……总有一道美味让你叫绝,那酥香软糯,吃上一口齿颊留香。“红玉不到矿藏寻,只在金坛沃土里”吴女士欢迎您品鉴:味道与营养俱佳的红玉——金坛红香芋??????闻香识芋,点击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