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白癜风怎么防止复发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503/6210228.html 今天从市文明办获悉,年第六批“新时代常州好少年”入选名单揭晓。他们分别是:溧阳市燕湖小学六(1)班李品言,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六(4)班储楚,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五(5)班王路宸,新北区香槟湖小学五(1)班徐云括。 01 小小少年的“红色梦想”——李品言 李品言,男,12岁,溧阳市燕湖小学六年级(1)班学生。他在革命先烈的精神鼓舞下,热心公益、全面发展,被老师和被伙伴们称为“红色少年”。 红色讲解员,播下梦的种子 李品言小学三年级时通过报名选拔,成为了“溧阳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一名义务小讲解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了解相关革命历史,一个个真实的革命故事、一件件珍贵的革命遗物,都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少年。从此,李品言就爱上了这份光荣的工作:革命历史小讲解员。他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和记诵收集来的革命历史故事和资料,结合纪念馆的实际场景,在家反复练习,为义务讲解做好充分准备。在节假日,他到纪念馆为参观者们现场讲解。三年来,他已经累计义务讲解达30余场次。在学校,他也经常利用班会课和少先队活动的机会,给同学们讲述革命故事,宣扬革命精神,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少年”。 红色小马甲,在公益路上前行 幼年时,李品言有一次在游乐场走散,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帮助了他。那一次,李品言记住那件红色马甲。他明白了,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能给他人带去帮助和温暖,他也要穿上红马甲把爱传递出去。后来,李品言参加了“志愿溧阳”公益团体,也穿上了那件他感觉最温暖的红色马甲,在学校里他是“公益小组”的骨干成员,在小区里他是“垃圾分类”文明宣讲员,酷暑里,他去给坚守岗位的交警叔叔送上一杯清凉的绿豆汤,严冬里,他给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送上一壶热汤……在今年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李品言主动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压岁钱,让爸爸通过网络,帮他全部捐赠给了“武汉市慈善总会”。每当那个时候,他总是能想起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志愿者叔叔,那一件红色的马甲,那一个温暖的微笑,那一股正能量的传递。 红色梦想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先烈们革命精神的激励下,李品言在学习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立志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者,做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自进入学校以来,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他积极报名参加溧阳市国防园举行的“青少年军事训练营”,在暑期的炎炎烈日下,他挥汗如雨,刻苦认真地完成着每一项训练,成为“优秀学员”。他从8岁起开始练习跆拳道,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不做“逃兵”。寒来暑往,李品言已经获得了中国跆拳道协会专业考试认证的“蓝带”级别证书;他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每天练习运球、投篮、跑步,半年后,凭借在球场上积极的跑动、精准的投篮、顽强的斗志,终于成为了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02 金色的童年金子般的心——储楚 储楚,女,年8月生,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城西分校六(4)班学生,一个有爱心的好少年。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的她是一名志愿者。 志愿之路,从“过敏”到“脱敏” 储楚自年加入常州市金坛区茅驴志愿者协会已近5个年头了。从刚开始去敬老院参加活动时的勉强和排斥,再到后来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剪指甲、包饺子、表演节目……她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 她从小就是过敏性体质,又患有哮喘。有一次她在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时,由于灰尘太大,导致她过敏了,在那一瞬间她眼睛红、痒,鼻涕直流。当时只有八岁的她不畏困难,坚持用倔强的小身躯诠释了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她用自己的刚强为志愿者们树立了好榜样。 一次红领巾寻访活动中,她采访了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们,知道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迎难而上,为这场战斗多一点赢的可能!了解到他们肩负着防控的责任,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地做好每一份工作时,储楚同学深受感动。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像他们一样,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醉心阅读,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储楚热爱阅读、写作、主持、打篮球、弹琵琶,她用智慧的眼睛认真观察世界,用一颗志愿者的心体验成长。 在生活中,她懂得尊老爱幼、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是大家心中的小大人;在学校她品学兼优,友爱同学,热爱班集体,平日里积极主动协助老师处理班级各项事务,是老师和同学心中的好帮手。在学习的道路上,她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面对困难,从不言弃,敢于思考和探索。课堂上,她认真听讲,大胆发言,总能以独到的见解得到大家的喝彩。她酷爱读书,课余间总能看到她捧着书如痴如醉地阅读神情,她总说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相信她一定会从高尚的人那里学到许多、许多……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开阔了她的视野,还大大提升了她的思维,提高了她写作表达的能力。她学以致用,将书中所学到的写作手法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那一篇篇作文令人赞不绝口。疫情期间她的作品《向一线"战士"致敬》《抗击疫情为爱发声》都在《现代快报》上发表,同时在金坛区举办的年"不一样的春节"主题征文比赛中,《写给白衣天使的一封信》也获得了优秀奖。 一路追梦,获评江苏好少年 在学校,她以身作则。每逢周三值日,放学后总能在校园里看到她带着一帮同学们捡垃圾,做事细心认真的她从不放过每一处死角,她为了鼓励大家一起劳动,多次宣传鼓动同学跟她一起劳动。她说:我马上就要毕业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应该为母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金坛区西城街道举办的“童声筑梦小小讲解员”比赛中,她凭借自己丰富的主持经验,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华罗庚教授一生艰苦求学的经历,获得了二等奖。她还回到学校进行讲解,让更多的同学学习华罗庚教授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 图书捐赠活动、金沙悦读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多彩的活动也收获了多彩的她。年到年她连续两年被常州市金坛区茅驴志愿者协会评为“优秀志愿者”。储楚说,越努力越优秀也越幸运。表现突出的她,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年到年两次被金坛区授予“追梦好少年”;年被授予常州市“龙城好少年”,年还被表彰为“江苏好少年”,在年金坛区小学生第五届基于科学探究活动暨首届STEM项目实践大赛活动比赛中,作品《放大镜的秘密》荣获一等奖。 她就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温暖女孩。 03 小创客大梦想——王路宸 王路宸,男,11岁,年10月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现就读于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五(5)班,是一个有理想、爱思考、爱创新的常州市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 好奇心点燃求知欲 他从小就是个好奇宝宝,是个十足的“小问号”。自识字起,浩瀚的书籍更是催生了他的求知欲,他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周都要到武进图书馆借书、还书,一拿到书常常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直到看完才过瘾,是学校的阅读小达人。科普类书籍是他的最爱,从“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科普读物,到《直面大气污染》《藏在家里的高科技》等前沿科学知识以及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刘慈欣、许友彬的诸多科幻作品,每年他都要阅读多本书,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眼界,更激发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不断养成了独立思考、喜欢探究的思维方式。 动手做解开好奇心 他善于思考,乐于动手解决问题,喜欢科学研究和实验。下雨天,他自制了雨量测量器查看降雨量;黄豆发芽了,他制作了植物迷宫,观察植物的向光性;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他积极动手,创意无限,自制电动太阳系模型、酒瓶灯等,获得了创想无限小发明比赛一等奖、“鸡蛋承重”项目一等奖、“科技视频”一等奖。他多次代表参加各类竞赛,曾荣获第十七届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小低组)一等奖、第九届和第十届优秀科普小论文评选二等奖、常州市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二等奖、武进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三等奖、未来之城团体三等奖等荣誉。他还经常动手制作小发明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垃圾分类推行为什么难?有没有更加便捷、智能、有效的方法?”根据这个设想,他上网查阅了诸多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日本、德国等国家垃圾分类的方法,又观察了垃圾分类点、回收站、垃圾回收流程等,从一个想法到思维导图,再利用传感器、积木等搭建成了垃圾智能分类系统模型。年10月,还获得了常州市少科院“十佳小院士”称号。 人工智能点亮未来 他是个小创客,欣于接受前沿科技知识,对机器人、3D打印、scratch、C++编程、人工智能等都兴趣浓厚。年6月,他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三级证书。自从学习了人工智能的知识,他开始乐衷于用程序设计、智能化的手段来丰富自己的创意,先后获得过第五届睿抗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常州分赛场星际迷航竞赛项目三等奖、武进区第十届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3D创意设计项目)三等奖、武进区第十二届小学生计算机scratch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听了外公年轻时在部队采矿时艰难的经历,他想:“要是能实现自动勘探、机器人采矿,那么矿工们就不用那么辛苦,采矿的效率也能更高了。”以此他用scratch程序设计了智能矿场项目,期望未来可以实现无人化采矿,该项目也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江苏赛区)scratch创意编程项目一等奖。 王路宸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用知识改变人类的生活。 04 努力,比第一更重——徐云括 徐云括,男,年1月生,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用坚毅恒心集聚服务社会大能量,他用探究创新行追逐伟大中国梦,他是一个坚信:努力,比第一更重要的新时代好少年。 小小红舞鞋集聚大能量 在幼儿园时,偶尔参加了一次的舞蹈课让徐云括迷上了舞蹈,回家后他自己搜索电脑中的舞蹈考级教程,每天反复仿照练习,乐此不彼。慢慢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时间就会借助支撑练习基本动作,有模有样。妈妈笑着问他:“这是要出黄豆豆第二啊!学舞蹈很苦,你能坚持下去吗?”他踮着小脚尖,一本正经地说:“我肯定会努力坚持下去的!”就这样他跟着常州歌舞团的吴老师学习舞蹈,成了整个班里唯一的一位穿着“红舞鞋”的小男孩。 学习舞蹈四年,劈叉、下腰、翻滚、倒立,枯燥练习他从不叫苦;严寒酷暑,每次来回往返四次公交车,他从没有落下一堂课,出色的舞姿赢得大家惊叹不已。正是因为“我选择的,就要坚持下去!”的信念,他坚持学习羽毛球四年、篮球三年,每次浑身湿透、腰酸背疼,他都说:“我还行的!”学校的入队仪式、开学典礼、班队活动、升旗仪式,每次接到主持任务他都用会心准备。“努力,比第一更重要!”他把自己最喜欢的这句话记在心里、付诸于行动中,他先后被评为校“美德少年”、区“新北好少年”、市“龙城好少年”、省“优秀少先队员”。 日历小男孩悦读大世界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惊叹他有一个“最强大脑”。一年级时,徐云括迷上了日历,大大小小的日历在他手里被反复翻阅,观察、记忆、默写,甚至翻看万年历扩大记忆“空间”。一段时间研究后,爷爷有了惊人的发现,他带着徐云括在小区到处“展示”,在学校也引起同学和老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