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 孩子们的阅读课落实了吗? 老师们还有哪些困惑未解? 学校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有哪些成果? 9月 让我们跟随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导师 和亲近母语培训师们 走进几所美丽的亲近母语书香校园 第一站 9月20日 华师附属 郑州高新区万科城小学 9月20日,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徐世赟老师,亲近母语培训师徐莉莉老师带领专家团队走进华师附属郑州高新区万科城小学。作为一所建校才三年的学校,这里有着令人羡慕的美丽的校园环境。更令人羡慕的是,这里有一群热爱儿童、热爱阅读的点灯人。 进校动态 8点左右,校园教学楼里陆续传来阵阵稚嫩的读书声,《拍手歌》《插秧》《熏咸鲱鱼》......几乎每个孩子都用《日有所诵》开启在学校里美好的一天。亲近母语专家团队在参观完晨读后,徐莉莉老师特别表扬了学校种子教师团队六(四)班的语文老师张倩老师,张老师在早上指导孩子们诵读时热情饱满、用充满童真童趣的手势辅助孩子读起来,让孩子们真正爱上了每天早上的诵读课。 学校种子教师杨小平老师是第一次公开上整本书导读课,虽说如此,看着她在《苹果树上的外婆》一课的表现中,足见做了不少功课,也很有教学潜力。她坦言,前面跟着亲近母语整本书导师学到很多,现在也在整理实践整本书教学。 徐世赟和徐莉莉老师对杨老师的课给予肯定:教学板块清晰、对于整本书教学的学习能力强。同时,对课堂上孩子兴趣的激发点及整本书教学去语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徐莉莉老师的整本书交流课《柳林风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将整本书的话题围绕“家”和“友情”两个主题展开。运用阅读学习单,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看待书中的蟾蜍角色。 就本次课的设计,徐莉莉老师谈到,一本书读下来可能会有很多值得讨论和思考的点,但是我们要从孩子角度出发,以儿童为本位去找到适合孩子的课程设计,这是关键的地方。 随后,徐世赟老师讲解亲近母语理念,让学校很多新教师及外校前来学习的语文老师更加明白何为儿童本位,何为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课程。 下午,徐世赟老师的主题阅读示范课《吹牛大王》引爆全场。孩子们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烈地讨论、尽情地展示。整堂课在充满“哈哈”的笑声中进行着。连平时害羞的女生也都积极举着小手,争着抢着要上台表演。 接下来的主题阅读讲座中,徐世赟老师介绍了主题阅读“一篇”带“一篇”及“一篇”带“多篇”方法,并结合低中高不同年段的统编教材进行举例讲解。在互动环节,老师们抓住机会,纷纷就自己平时比较困惑的教学点和专家进行交流。 进校小结 在走访和交流中,专家们对学校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和更切实的判断: 一支年轻的教师团队,有阅读的热情和初步的探索,但仍需加强亲近母语理念的引领,直道而行; 学校开展了儿童诵读,日有所诵成为全校师生开启全新一天的阅读方式; 教师需要进一步夯实对儿童阅读课程范式的理解与运用; 学校领导层大力支持,家校互动良好,种子教师正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教师自读、共读正在进行,并结合点灯人教育资源平台、亲读会等进行线上学习; 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亲近母语研究院的联系,共同推进项目落实,保障重要节点的效果达成。 ▲ 从左至右:代伟、刘晓鸽、副校长赵若冰、校长李天顺、徐世赟、徐莉莉 第二站 9月23日 南师大附中 仙林学校小学部 9月2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阅读地平线计划”系列校本培训,主题为整本书阅读。 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城西小学校长,江苏省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张立俊老师进校进行指导,特级教师陈慧校长、全校语文教学组老师、兄弟学校观摩学习的老师们都参加了本次活动。 进校动态 本次活动由叶红老师主持,下午的活动分为三大部分:学校教师的整本书导读课课例展示、张立俊老师整本书交流示范课及关于为什么要做整本教学的讲座。 课例展示环节,学校新教师曹璐执教了一堂精彩的《我的妈妈是精灵》。曹璐老师虽然刚加入工作没多久,但是短短二十分钟的整本书导读课,曹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图片进行切入,截取书中精彩片段让孩子们发挥大胆的想象进行猜测、讨论,并通过目录提取重点内容,层层递进,不断促进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曹老师的课得到了张立俊老师和陈慧校长的一致好评。 张立俊老师的整本书交流课《城南旧事》,整堂课内容精彩丰富,让孩子们以导演视角对整本书的人物、典型事例、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借助多种思维模型图让孩子理清书中人物关系图,引发孩子对书本的深入思考。 如此新颖的上课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孩子对信息的整合与推断能力。 随后,张立俊老师带来一场关于为什么要读整本书,怎么读整本书的讲座。从课堂上怎样实施整本书教学的三大点出发,以今天上的《城南旧事》为例,向老师们分享了在整本书课堂上如何聚焦阅读素养的提升。张老师的分享引起了在场很多老师的共鸣。 最后,陈慧校长总结发言,她引导老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