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观青岛市南讯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年,市南区始终坚持将服务百姓谋幸福作为初心使命,把民生工作的短板弱项作为发力方向,把群众反映的堵点问题作为发力关键,摸透民生需求、办好暖心实事、提升服务质效,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切身体会中凝民心、聚民力,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城区环境更优美了,看病就医更方便了,居民生活更舒适了,求职就业更简单了……市南区处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稳稳托起了百姓的“幸福梦”。 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 “房子不漏水了,道路也平整了,小区现在变得既干净又安全。”家住金坛路17号的胡阿姨对改造后的小区连连称赞。建成于年的金坛路17号小区此番“旧貌换新颜”,正是市南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改”出幸福感,“造”出满意度,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舒心。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市南区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坚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家园,建成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今年以来,市南区扎实推进老旧街区改造工作,覆盖60个居民小区、栋楼座老旧街区,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2万户,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家住在6楼,自从小区内加装电梯后,现在上下楼非常方便,大大提升了幸福感。”长汀路小区居民张建国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提升城市服务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居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必要条件,连续两年列入“市南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场地条件、结构安全、救援通道、消防通道、环境改造、相互干扰等因素,权属、安全、设计、管线迁移、居民调解等都是工作开展中常见的“梗阻”与难题。 年以来,市南区集中受理简化流程、集思广益凝聚合力、集片加装形成规模,以创新的“三集”工作法打造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示范样板,积极发动广大居民开展加装电梯工作,累计受理加装电梯项目部,新开工电梯部,投入使用部,超额完成了全年开工部、完成投入使用部的目标,居民的幸福感也随之步步“梯”升。 “现在我们小区也成了封闭式小区了,停车规范,道路平整,老人们出来遛弯儿也有地方坐着歇歇脚了,像住进了新小区。”在金湖路街道沛县路小区,居民于红举着手机向朋友展示小区新安装的道闸、刷卡门禁、摄像监控等设施。这片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在智慧化物业管理加持下焕发新活力,户居民归属感大大提升。 “选取11处开放小区作为智慧化物业管理试点小区”是年市南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先行打造11处智慧化物业管理小区试点,巩固老旧街区改造提升成果,逐步构建老旧小区智慧化大物管全域模式,智慧化物业管理工作在市南区全面铺开。 居民乐享“绿色”生活 “这个公园建得好。”提起新建的永嘉路公园,附近居民竖起了大拇指。崭新的健身器材上,小区居民在活动着身体,一旁的篮球场正举行着热火朝天的篮球赛……八大湖街道居民利用早晚时间,在这里尽享健身乐趣。 公园是很多市民亲近自然、乐享生活的首选地,还是绿树成荫、草坪如茵的城市“绿肺”,绘就了海湾公园城市最美风景。今年以来,市南区加量完成口袋公园建设,泰州路、新湛二路等8处口袋公园建设完成,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常态,居民能够惬意享受生活。 “我们积极盘活城区空间资源,将零星场地、空闲场地充分利用,上下发力要空间,采用‘地上公园+地下停车场’的融合模式,在地面打造健身、公厕等便民设施齐全、园林绿化到位的居民广场,地下建设两层公共停车场,共建设85个停车泊位和18个充电桩。”市南区八大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刘振杰介绍,永嘉路地下停车场项目正在组织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改善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充电难、学校幼儿园接送难等现实问题,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区域通行环境。 在车位用地增量有限的情况下,“盘活”乃是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市南区先后梳理出项停车场攻坚项目,坚持新建与共享并举,完成17个停车场建设,新增泊位余个,累计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4.64万个车位,开放共享30家商城、酒店、写字楼经营性停车场和10个住宅小区停车设施,释放泊位余个,累计共享泊位1.9万余个,让停车资源“活起来、用起来”。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芹菜炒肉、麻婆豆腐、青椒土豆丝……临近午餐时间,海情助老餐厅后厨内飘出一阵阵饭香味儿,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为社区老人们准备午餐。“我们每天中午都会到这里吃饭,每顿都是荤素搭配,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吃得很健康。”家住附近小区的王学芳老人说。 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市南区将长者乐享助餐及助餐机构适老化改造纳入年区办实事项目,在新增10处助餐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对原有助餐机构适老化改造,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暖心的助餐服务。预计年底前,全区老年人助餐场所将达到40余处,老年人就餐餐位可增加余个,日均服务人数超过人。 中午11时许,江苏路街道大学路社区助老食堂的工作人员跑上兴安路5号楼院5楼,熟练地把午餐送到王书银老人手中。当天的午餐是大包子,王书银表示:“现在手机上就能点单,十分方便,每天收到的饭菜都是热乎的,我们吃得满意,卫生也放心。”通过“代订餐”亲情服务,老年人及其亲属可线上订餐,并享受市、区(市)两级助餐和送餐补贴,订餐完成后,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将为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此外,市南区全力加快居家养老设施建设,深入摸排全区房产资源,科学布局设施选址,高标准、规范化打造养老服务综合示范点,目前20处养老服务中心(站)已全部完成选址。大力引进安康通、佰瑞福、中康颐养、山东康养等国内优质养老服务企业落户市南,辐射提升全区养老服务水平。 “辖区老人多,我们街道一直都很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云南路街道社会事务办副主任边荣蓓说。为了给老年群体积极“搭建舞台”,云南路街道做好资源链接、有机整合,定期举办民生大集,联合社区门诊、理发师、牙科诊所、医院等为老人提供检查、解疑答难等服务;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等多场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重阳节等节日组织歌舞表演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关爱老年群体、提高生活品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市南区将老年群体生活实际困难放在心上,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家门口有了更多“医”靠 “听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我第一时间就预约了。”在金湖路街道山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近六旬的李伦说。到了慢性病的高发年龄,她更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