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再次目睹了一个新兴造车品牌的失败。在12月7日,牛创汽车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由于自身原因,自游家NV将暂时无法交付,并承诺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为了表达歉意,他们决定向即将成为自游家NV车主的客户赠送一台NV车模以及一张价值元的星巴克消费卡。 也许没有人料到,在发布这一声明的前一天,他们最新的动态还在辟谣“牛创新能源倒闭”的传言。而自游家NV从正式上市到停产,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种突如其来又令人匪夷所思的过程,无疑再次加深了对中国新兴造车行业前景的担忧。尽管自游家的结局并不完美,但其从零到一再到零的发展历程却值得我们深思。 年11月,牛创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启动,品牌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在常州建立了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该项目的幕后推手是早已是行业知名人物的李一男。 李一男从年少成为天才少年,15岁就考入了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后来,他加入了华为,23岁便成为了华为的副总裁,被认为是华为的接班人。然而,在一系列的变故之后,他于7年和8年两次离开华为。之后,他创建了港湾网络,成为了华为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虽然港湾网络最终被华为收购,但这并没有阻止李一男重新回到了华为。后来,他又创办了北京牛电科技,主打智能电动车,其产品即为如今广为人知的小牛电动车。 然而,年6月,李一男被捕并被判定为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并处以万元的罚款。尽管如此,他仍持有牛电科技的大量股份,这使得他仍有资本和信心重新出发。直到年12月底,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英文品牌“NIUTRON”和中文品牌“自游家”,这才标志着李一男的造车之路迈入正轨。 然而,时间来到年,今年10月初,自游家首款车型——自游家NV亮相发布会。尽管比原计划的“上半年开启预订,9月下线交付”的进度滞后了很多,但当李一男再次承诺今年12月陆续交付时,仍有人选择相信了他。然而,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车目录,自游家NV并未在其中。布会召开前不久,牛创新能源正式宣布更名为“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 两个月后,这家即将开始量产和交付的新兴造车公司陷入了“倒闭”和“破产”的传闻中。不久之后,官方发布了辟谣和承认的声明,转变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回顾这一切,我们可以看到李一男和自游家的造车之路一直都是步步艰难。对于最初将总部和工厂设在大乘汽车金坛基地的牛创来说,依靠大乘汽车的资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然而,与小鹏、蔚来等依托于海马、江淮代工生产的做法不同,大乘汽车当时已经背负了巨额债务,濒临破产。 值得一提的是,大乘汽车的前身是众泰大迈,后来随着众泰汽车借壳上市,金坛基地也独立更名为“大乘汽车”,在年获得了江铃轻汽的生产资质。然而,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大乘汽车的产品未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陷入了停工停产的危机。根据工信部于年发布的规定,对于停产24个月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再次生产需要经过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会被撤销资质。这一核查过程需要时间,而正是这段时间, 却耗费了牛创的宝贵时间。换句话说,大乘汽车的负面危机极大地加剧了李一男和自游家的失败。 今年8月,常州技术中心和制造基地仍在公开招聘,但几个月后,公司却开始了大规模裁员,许多刚刚加入公司不久的员工也失去了工作。 或许,最后一笔钱,付遣散费,正是李一男能做到的最后一件体面的事情。在《致NV用户的一封信》中,他表示期待未来也许还有机会再相聚。但严格来说,自游家仍有复兴的可能性,例如寻找一家有生产资质的工厂生产车辆,这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然而,这种希望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深度好文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