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13/4189250.html

从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到年,青霉素大规模使用。

抗生素的出现帮人类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疫苗问题还未平息,抗生素问题又祸起江浙沪。又一个周末,家长圈又被“抗生素问题”视频刷爆,曾经你微笑地喝着牛奶,愉快地啃着猪蹄或鸡腿,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但有一天检测你的血液,竟然流淌着兽用抗生素,我们为你精心烹饪的美食,结果竟然是伤害你的毒品……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之前做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针对江苏、浙江、上海多名8到11岁的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有抗生素。

1

检出畜禽用抗生素

化验结果表明,这个儿童中,至少有58%的儿童尿中检出一种抗生素,四分之一的儿童尿中检出2种以上抗生素,有的尿液样本中能检出6种抗生素。如果这类成分长期存在于体内,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这次监测还发现,金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三种一般只限于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儿童体内均有检出。要知道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对支原体有特效的抗生素,但都是仅限于畜禽和水产专用的,怎么会到孩子体内呢?

2

环境食品或成暴露源

该课题组成员表示,他们研究发现,此次从这名江浙沪儿童体内检测出了临床上早已不推荐儿童中使用的抗生素成分,并且,这些抗生素成分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和食品中也能经常发现。换言之,不仅是临床治疗,环境与食品也可能成为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该结果表明,我国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

3

吃肉,还是在“吃抗生素”?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由于全球对肉类食品的需求急剧上升,在猪肉、牛肉和禽肉中的抗生素含量也在急剧飙升。

同样重量的猪肉要比牛肉多使用5倍的抗生素,比鸡肉多使用2倍,在我国,猪肉是主要的肉类食品。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教授表示,抗生素遗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农业养殖业。

在大量的圈养的畜禽养殖中,很多畜禽会生病,于是会大量的使用抗生素。

而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

比如药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残留残渣,还有人们丢弃过期的药物,都会导致环境中抗生素成分残留。

通过食物链,层层递进,抗生素就这样光天化日侵入我们的体内。

所以,中国儿童抗生素的广泛暴露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从而威胁重要的临床治疗,也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人群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4

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在中国,抗生素的滥用尤其严重。据统计,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要挂8瓶盐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我国俨然已成“吊瓶大国”。

世卫组织曾多次警告,如果中国不控制抗生素滥用,将害了全世界。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克左右。

据-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使用率超欧美三倍!

据-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养殖业中,抗生素最初是用来预防动物疾病的,在使用过程中,一些饲养者把抗生素的发酵残渣加在饲料中喂猪,并发现用这种饲料比用普通饲料饲喂的仔猪长得更快。

Moore()又发现,在鸡饲料中添加少量链霉素能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以后许多人又陆续发现金霉素、地霉素等对犊牛、猪和禽等均有促进生长发育和育肥的作用。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有许多抗生素品种相继问世并工业化生产,研究者们几乎对每个新问世的抗生素都作了以促进动物加速生长为目的的饲养试验。研究结果肯定了多种抗生素具有刺激和加速动物生长的作用。这个消息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引起各国的重视。

至此,抗生素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形成了一股极大的热潮,全世界范围内都开始使用,而且使用量日益增加。据估计,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的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

随着抗生素在饲料中长期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全球的普遍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