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久日新材子公司常州久日化学有限公司(简称常州久日)又一次因环境污染问题“惹祸”。和讯网注意到,这次,常州久日不是被罚款,而是直接被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告,成了被告,目前该案件已经被法院立案。牵涉环境污染纠纷案子公司常州久日成被告近期,南京审判网披露了一则立案公告,显示,案号为()苏01民初号的案件,其中当事人显示,原告为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被告为常州久日化学有限公司、常州钛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图片来源:南京审判网)另据天眼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则公益诉讼案件公告,显示,本院于年6月28日立案受理原告常州市环境公益协会与被告常州久日化学有限公司、常州钛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图片来源:天眼查)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常州久日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年07月09日,注册资本为.万人民币,股东为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久日新材)。另外,久日新材年度报告显示,久日新材于年8月对常州久日化学有限公司并购形成控制,持股%,即常州久日化学有限公司为久日新材全资子公司。曾四次被环保部门处罚累计罚款11万元久日新材年度报告曾提及,报告期内,常州久日因配合常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停产累计60天,公司通过合理调配生产,产能未受到影响。尽管久日新材在上述报告提及的是配合当地大气污染治理而停产,和讯网注意到,作为光引发剂、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常州久日曾多次被环保部门处罚。(来源:久日新材招股书)根据久日新材招股书,显示,常州久日曾四次被环保部门处罚。年4月28日,常州久日因年3月被检查发现未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开展突发环境应急演练及相关培训,被常州市金坛区环保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坛环罚字[]号)。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四)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的;”,常州久日被处罚1万元。年11月17日,常州市环保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常环行罚[]53号),因常州久日“1,吨/年光引发剂、吨/年光引发剂TMBSC、吨/年紫外线吸收剂BP-3、吨/年紫外线吸收剂BP-12”产品,生产所需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于年10月12日时未经环保部门验收而投产,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第二十条规定:“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第二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此,常州市环保局要求常州久日停止“1,吨/年光引发剂、吨/年光引发剂TMBSC、吨/年紫外线吸收剂BP-3/吨/年紫外线吸收剂BP-12”产品项目的生产,并对常州久日处罚5万元。年5月22日,常州市金坛区环境保护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坛环罚字[]号),认定常州久日E4车间于年1月2日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由于输送环己甲酰氯物料的管道突然破裂,导致物料从破损口泄漏至车间地面;车间4名工人未将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导致常州久日未及时应急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使得物料泄露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异味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三项,对常州久日处以2万元处罚。年6月11日,常州市金坛环保局检查常州久日酰氯车间时,发现该车间反应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虽然采取了降膜吸收塔-活性炭吸附处理,对车间内的无组织废气进行收集后通过两级碱吸收处理,但该车间的部分窗户和楼顶未完全封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丁酰氯、环己甲酰氯等废气部分通过未密闭处直接排放。常州市金坛区环境检测站现场对常州久日无组织废气进行了布点监测,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苯乙烯无组织监控浓度均达到排放标准。常州市环保局于年7月10日,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常环金行[]号),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5条、第条的规定,对常州久日处以3万元的行政处罚。针对环境污染问题,久日新材曾在年度报告中提及,报告期内,我国的环保政策、安全生产监管对业内企业的要求不断加强。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产品的稳定供应,通过多种有效措施以降低停、限产的影响,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布局多个生产基地实现主要产品多基地同时生产(公司现有山东久日、常州久日、湖南久日三个生产基地,正在或计划新建东营久日、宁夏久日、内蒙古久日三个生产基地);加大资金和研发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并着力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加强内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等。来源:和讯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