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启动农贸市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周活动 根据全省统一要求,7月3日至10日是农贸市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周。7月3日上午,区爱卫办、文明办、城管局等多家单位开展农贸市场集中整治。检查组走访了城区多家菜市场,实地查看环境卫生情况。在城南菜场记者发现,所有入内的市民都必须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菜市场管理方也根据整治要求,积极做好消杀工作。 城南菜市场负责人吴雪峰一个是早晨临开门之前,中午临开门之前进行两次消毒。我们有专门的垃圾运输公司来拖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而且每次垃圾桶清完之后必须进行清洗消毒。 在此次集中整治期间我区相关部门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重点提升市场管理人员、商户、摊贩的健康知识和文明卫生习惯,强化市场卫生管理,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武进区“海绵化”改造老小区破解“逢雨必涝”(点击观看视频) 夏日雨水多,一些老旧小区存在“逢大雨必内涝”问题。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作为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区,近年来积极推进海绵社区试点建设。位于老城区的丰乐公寓最近率先完成海绵化改造,地下改造雨污水管网、地上铺设透水路面,应用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等海绵系统设施,雨水就地消纳效果明显,实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新北区加快垃圾分类体系建设,试行垃圾四分类智能投放“先刷卡,然后按一下按钮,把垃圾按照分类投放进去就行了。”近日,一场特别的撤桶仪式在河海街道长兴好日子小区进行,小区原有的三分类垃圾桶,在当天全部撤走,取而代之的,是四分类垃圾箱。不少居民一早就体验了这个垃圾分类的“黑科技”。 作为常州市生活垃圾实效试点小区,河海街道长兴好日子和都市雅居两个小区在河海街道率先试点,小区引入的新型智能垃圾箱,将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街道通过联合社区、物业、业委会,并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素杺社的参与,引导居民实施垃圾分类。 “黑科技”发动,垃圾分类多一步 试点小区居民每户会有一张“福田卡”,每次刷卡投递后,会有相应的积分累积到该卡上,累积满一定额度后,可以兑换相应礼品。目前,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每次可获得10积分。此外,该垃圾箱还具有追溯性。每张“福田卡”上,拥有一个唯一编码,第三方向居民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上,也有一个对应的编码,一旦垃圾放错地方,第三方组织可通过这种“一户一码”的方式进行追溯,对引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有帮助作用。 去年年底,多台新型智能垃圾箱便“空降”河海街道长兴好日子和都市雅居小区,一场以“黑科技”为触发点的垃圾分类“革命”开始上演。素杺社举办一系列分类倡导启动活动,居民正式开始接触生活垃圾“四分类”概念;今年1月初,垃圾四分类“福田”积分卡和对应编号可降解垃圾袋发放,厨余垃圾投放能积分、不破袋、可溯源,垃圾分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疫情期间,各类关于垃圾分类和疫情防控的专业知识教学系列活动在线上推广,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积极性越来越高涨;5月,厨余垃圾箱正式起柜,厨余垃圾从10kg到30kg到50kg……逐日增多;6月起逐步撤去原有的三分类垃圾桶,全面推行四分类垃圾箱智能投放。 “虽然现在我们垃圾四分类垃圾箱才正式开始投放,但是我们小区的环境已经有明显地改善,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提升起来。正好天也热起来了,现在小区垃圾桶干净了,味道也淡了。”长兴好日子物业经理庄榴琴介绍说。 长兴好日子共有10幢居民楼,13个商铺,总住户户,常住户户;都市雅居小区共计8幢15个单元,住户总计户,常住户户。目前,两个小区从原来的生活垃圾“三分类”转为“四分类”智能化模式,其中长兴好日子共有二分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10套,四分类2套,共28个桶;都市雅居共有二分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10套,四分类一套,共24个桶。 小试点启动,厨余化春泥再利用 或许有人会问,那分出来的这么多厨余垃圾又将去往何处?“脏乱差”的厨余垃圾是如何摇身一变,变成“高大上”生物有机肥呢? 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厨余垃圾分类也在于此,多一步分类,减少环境污染,但更在于厨余垃圾被单独分类后的再利用。“两个小区的厨余垃圾我们会根据居民投放的时间,每天集中清理两次,加工后转化为符合农业农村部标准的复合微生物肥料,而这些肥料我们会用在种植有机植物上和转赠居民上,当然居民也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由厨余垃圾制作的肥料培养出的有机大米和植物。”负责人王欢介绍说。 目前,长兴好日子和都市雅居两个小区每天产生的-公斤厨余垃圾,会通过新能源汽车运输到“生机服务站”进行加工,运用复合酶解技术液化后,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液,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标准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中85%转化为液体肥料,15%转化为固体营养肥。 从居民手中的厨余垃圾到复合微生物肥料,再到回馈居民,这两个小区垃圾四分类试点的启动,不仅是街道对垃圾分类从“三分类”到“四分类”,分类更加细致迈进的积极一步,也是探索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垃圾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的迈进一步。 全方位投入,加快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今年,常州市印发《年常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第四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点位清单。《方案》指出,年,全市个公共机构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各乡镇街道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现状,细化要求,下发指标,通过制定《常州市新北区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计划》《新北区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表》《年新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分考核细则》等文件,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完成了个小区,单位,46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的设施建设工作。 以树立生活垃圾分类标杆为引导,开展垃圾分类特色亮点的创建工作。 创建实效试点小区 都市雅居等5个小区采用智能分类投放、大数据平台管理的模式,落实生活垃圾的分类; 创建省级达标小区 天润园等13个工作扎实、基础较好的城市建成区小区,开展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 创建厨余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改变以往小区三分类的模式,增加厨余垃圾参与的四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理体系; 创建分类示范片区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三个全覆盖总要求在龙虎塘街道创建分类示范片区。 开展垃圾分类长效管理考核工作:以个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为依托,以16条长效管理考核标准为指导,参与城市长效管理的考核工作,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按照要求全心投入创建工作。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多次召集创建工作推进动员会议,解读创建要求,领会考核标准对阶段性垃圾分类工作成果进行点评。到目前为止,河海街道长兴好日子小区的“厨余垃圾四分类”创建小区已经落地,分、收、运、处理的全体系通道也已形成。这将迈开常州市小区生活垃圾“三分类”向“四分类”挺进的步伐。 垃圾分类要做好,宣传先行是法宝,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宣传和指导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龙虎塘街道组织小区、单位全域范围开展大规模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活动,玲珑社区星火志愿者活动、新桥中心小学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三井街道在万达广场宣传垃圾分类、薛家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有奖征文活动、河海街道国宾社区开展入户宣传等。 下一步,新北区将全面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的收集、中转和处理处置体系建设。据悉,年,新北区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80%,全区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可回收物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价值,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废弃物类、织物类等。 有害垃圾 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厨余垃圾 是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企业和机关、部队、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集体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以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其中,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 其他垃圾 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 天宁区雕庄街道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现监管全覆盖7月3日,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优胜村委菱溪名居专职网格员巢卿在9幢巡查走访时发现,二楼有一户居民从家里拉了一根电线到一楼为自己的电瓶车充电。于是,巢卿立即掏出手机拍照上传至后台,没一会儿,问题便通过后台流转至网格长——优胜村委书记汤亚平处,汤亚平随即到现场查看,并联系物业通知该住户将电线拆除,并现场对业主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讲清电瓶车“飞线”充电的危害,并告诉业主小区智能集中充电处可以随时进行充电,非常方便。随后,整改结果便上传至后台,问题得以销号。 专职网格员巢卿拍照将问题反馈至后台 借助“智慧安监”,雕庄街道形成了安全生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这是雕庄街道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创新之举,也是试点安全生产网格化机制的内容之一。 当前,雕庄街道现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余家,生产型企业近家,其中纺织、机械、轻工等行业占了大多数,生产形势复杂,但工作成绩依然突出。去年雕庄街道在天宁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中名列第一,进一步织密织牢了安全监管防线,今年天宁区在雕庄街道率先试点安全生产的网格化工作。 “智慧安监”,建立了菜单式的监管清单 据天宁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田耀芬介绍,立足现有社会治理的一张“大网”,在不破坏原有综合网格划分框架、不改变“一体化信息平台”总体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区应急管理局按分级分类定人的治理原则,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网格工作清单,叠加设置了安全生产监管的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两种网格。 “两种类型的安全生产专业网格,对应监管重点不同,设置原则也有所不同。”田耀芬表示。 综合网格管理重点是各小区、村组住宅和沿街店铺,网格队伍为现有社会治理“一张网”的专职网格员。专属网格监管重点是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圈市场、建筑工地、加油站等生产场所,采取“1个街道负有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职责条线人员+1个村(社区)安管员+N社会力量”的组队形式,推进街道安监人员、行业监管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家等专业力量,进“格子”担任专业监督员。 专职网格员在清理指示牌 为厘清监管职责边界、安全生产危险源、风险点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