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最新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

除三门必考科目外

学生可自主选考其他六门课程

(点击查看大图)

今秋九月入学的初三学生为首批实施对象

影响九月入学的初三学生这四个变化要提早知道1考试科目的变化

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文理不分科才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负责,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2学业水平考试

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首先,学校会逐渐重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作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

最后,六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高考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两次考试,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有两次机会考试,这样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复习。

4综合素质考试

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疑问对于新方案的这些问题专家一一为你解答

1语数外很强势,物理化学等科目“失宠啦”?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最近看到媒体报道的大学推出的专业对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物理跟化学基本上囊括了70%-80%的专业,所以物理、化学学科不会被弱化。过去有的教材偏深,实际上没有必要在中学就学得这么深,让真正有能力、有兴趣的人进入大学再进一步学习好了。

——王丽萍(上海晋元中学校长)

2学业水平考试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吗?因为很多学生为了取得最好成绩,会去考两次。

教育部有关学业水平考试的配套文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同一科目可以让学生考两次,那么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能会多考一次,力争更好的成绩,这个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的政策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才是更重要的,即使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负面效应,只要能达到主要目的,就值得采纳。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

3这样会导致高考分数的区分度变小,考生分数的差距拉不开吗?

分数的区分度变小,这样的情况未来是有可能出现的,但是我觉得总体是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尤其有利于成绩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可能不利于少数有特殊才华的学生,这就需要其他途径作为补充,比如说自主招生,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会更加凸显。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个途径把各种优秀人才都选拔出来。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

4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按照等第呈现,,A和B有可能就一两分之差,对孩子真的公平吗?

学生确实可能因为一两分之差而被划为不同等第,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不会是这样。高考录取也是一样的,可能一分之差,有的人被录取了,有的人落榜了,你能说这两个学生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吗?没有绝对的公平,高考改革应该考虑周全,但是也不能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老是那样,改革就没法推进了。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

5综合素质评价,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可比性吗?

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如果由高中学校自己去确定,自己评自己的学生,同时各个学校之间又存在竞争,我觉得这个机制本身就有问题。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待社会诚信体系慢慢建立起来后,把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权利交给高校,高校拿到高中提供的学生材料,从哪些维度,怎么筛选,我相信他们有了权利之后,一定会下决心来加强研究,找到更好的方式,我们应该相信高校的智慧。我很惊讶,国外的学校在招我们高中学生的时候,怎么那么精准,通过我们提供的材料就能发现好的学生。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6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会不会让农村学生没有优势?

将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有助于转变“唯分数论”、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促进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