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金坛城旧时有东门、南门、小南门、西门、丹阳门、北门六个城门,六个城门形成各具特色的六条大街,与城中心相通相连。东门旧名称景阳门,景阳,景仰之意;又名通吴门,即通向吴中的大门,故有“吴中门户”之称,民间俗称东门大街。

(金坛东门大街旧貌)

东门大街有三米左右宽的麻石板路面,两侧并肩而立的两层小楼排列整齐,楼下店铺,木板排门;楼上住人,一式的花格木窗。与其它城门所构成的老街相比,东门大街显得紧凑狭窄而更有宋代遗韵。店铺、酒肆、茶馆及小作坊排列有序,街面流动的多是手提肩挑的乡间农民,极具农耕时代的特征。年轻人难以想象,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给这条街带来繁华的竟是设在街中的“小猪行”,即仔猪市场。

金坛的仔猪市场始建于道光十九年(),民国年间分设在沿河、沿河街等几处交易。解放后,东门仔猪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有了改进和提高,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金坛米猪声誉远扬。到金坛采购仔猪者远及福建、浙江、安徽、山东、辽宁等9个省和上海、南京、福州、合肥、蚌埠等11个大中城市,金坛年产仔猪保持在50多万头、外销却达40多万头。

“东门外米猪”是金坛米猪的品牌。农家户户养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种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和“养猪无窍,圈干食饱”等俗语相传。集体经济时代,猪是生产队的宝贝,猪囤灰是庄稼的当家肥料,“养猪勿赚钱,回过头来看看田”。农村第一步改革时,金坛一下涌现出年产百头、千头的养猪能手,东门农村形成经纪人、专业大户带动农户闯市场、共享高效的新格局。

东门大街是时代的记录和历史的见证。两百多年前,相爷于敏中尸骨未寒被彻查问责,于氏一族和街中市民被宰相府突如其来的“抄家”弄懵了。他们只是从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和乾隆三朝元老张廷玉两位首辅性质不同的“抄家”中猜测:相爷没尽天年寿考,偶患小疾,乾隆帝赐以陀罗经被,相爷领会皇上旨意,当即服毒而亡;更有传闻称相爷因病辞官回家休养,乾隆派御医并赐姜汁入羹,饮后即亡……于相爷是被乾隆帝杀头的。后来觉得是冤杀,特赐一颗金头。赔的是金头,为防安葬后坟茔被掘盗,下葬那天,相府里一下抬出6具棺材由六个城门抬出……留下千古传疑,其间真假虚实,只能问这东门大街了。

东门大街与北门大街、司马坊、思古街交汇处,自古就是老城繁华的商业区。进入东门大街就是沙石路面,两厢分布着道院巷、星巷、相府前等,还有河东庙、崇圣院、吕师祖殿;刘家塘处另有三茅殿和太常卿庙,东门外还有东禅寺、迎春庙。这些宅墙上布满苔藓的苍老建筑,与宏大华贵的气派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于相府,与充满古朴的东门大街曾经构成传统建筑的洋洋大观。东门大街历经风花雪月的浸润和沧桑巨变的洗礼。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曾在这里有过恶战,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东门大街的历史遗存一直保持到年的旧城改造之前,如今现代都市的商业和交通,已难寻觅旧时的风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