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年度中国十大金曲奖之一《你在他乡还好吗》,对于90后00后来说,或许并不熟悉,但此首诞生在打工大浪潮高峰时期的爱情歌曲,唱出了多少年轻人的哀怨,唱尽了那么多远出打工青年爱情的无奈! 见到在金坛打工的莫崇瑞,时过境迁我更愿意把上面的歌词理解为乡愁和他乡异客的孤寂!﹁ 心静似水 ﹂ 深夜下班,巧遇小瑞在给远在湖南老家的奶奶打电话,一年多没回过家了,或许有外人在,从表情上看,并没有泪与飞花般的激动,柔情似水静静的嘘寒嘱告,但明显能感觉电话那头的起伏心绪,因为小瑞大多时候只是黙黙在听,或许多年在外的打工经历早已学会了控制情感,不轻易在外人面前表露! 但我发现了一个细节,除了电话时那面孔的凝重,我再也没见过他笑容的闪失,我更愿理解为,小莫天生就是一张笑脸,讨人喜欢的那种笑脸。 莫崇瑞,湖南人,14岁出来打工,18岁开始师承王墨泉,现金坛花都百货三楼粟厨年轻的金牌厨师,也是驴子《身边》第三十期的主人公,今年26岁,来金坛快两年了,因为工作忙离家远,没有回过一次家,跟家里微弱的联系就是每天不到10分钟的一通电话。 ﹁ 美食的幕后 ﹂ 早上八点多,莫崇瑞早早到了店里,开始对刚买进的菜品质量进行验查,切菜,调料,做好一切烧菜前的食材处理准备工作。 熟能生巧,对于每一种调料要放的量,莫崇瑞都是了如指掌,眼睛看看,手指掂量,他的感觉比什么都准确。 粟厨的香烤草鱼是招牌菜,为了保证烤鱼的口味纯正,腌制烤鱼的每一个步骤莫崇瑞都很仔细,亲力亲为。 9:30左右,莫崇瑞开始做员工餐。他们的饭点不是比一般人早就是晚,他们要在不忙的时候,草草填饱自己的肚子,这样才能不耽误接近饭点时及时将美食呈现在顾客面前。 10:30粟厨开始迎接一天的第一批客人。接单~ 莫大厨,上灶,开火~ 洗锅,倒油,炒菜,颠勺,动作一气呵成,专注工作时的莫崇瑞,真的很帅。 灶台上的莫崇瑞更像是一个魔术师,华丽的几个动作,眨眼功夫之间,简单的几个食材在他的手中幻化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 忙完了手里的活,莫崇瑞会走出他的厨房,来到餐厅的前面,转悠一圈,询问顾客对菜品最直接的评价,及时对菜的味道做出调整,做到让每个顾客满意。 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左右,送走午饭的最后一批客人,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驴子本想趁休息时间,跟莫崇瑞聊聊,不想等驴子找到他时,他已倒在餐厅的沙发上沉沉睡去,疲惫的姿态,让人不忍打搅。 下午三点多,后厨继续开工,直至忙到晚上9点,才得以收工。 ﹁ 聊出的异样感觉 ﹂ 深夜,金坛这条最繁华的街道也回归了平静,一个孤独的背影在安静的街道上穿行,周围星星点点的路灯或许能给这个外乡人带来些许的温暖。 能聊的时间也就这个时刻,话不多,谈到了他的家,他的爸妈和奶奶,还有一个弟弟,供出了技校,也已工作,小莫的收入固定有一半是要寄回家中的。 也谈他的生活和将来的打算,也有他同事参与进来的聊天,场景和话语我不想复述,我想说说我的感觉,这是真的,决不是为文而文,我想保证。 我也见过许多打工人,在这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实中,看着人家发财,看着人家买豪宅,人人都在焦虑,小莫却冷静的让人羡慕,好像独立于这市场经济的并发症之外,自我定位非常清晰,老老实实打工,认认真真钻手艺,其它的事不求不急顺乎自然,从不非分之想,对当下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满足。 小莫还给人一种诧异的感觉,有涵养有耐心,不油不张扬,待人得体,说话精准,决非读书不多的模样,身上有种外溢的亲和,或许有心而于社会大学,得益远超象牙塔中的人们。 身高厘米的小莫,白净健硕,老诚也有些腼腆,如我上述感觉对的话,单身至今的他,绝对是有心姑娘围猎的上上人选,顾家有责任,职业的后劲也算中上,我想总比胡吃海喝目中无人的富二代要强得多。 哈哈,小莫,留在金坛生根开花如何?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