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六、黄金炸年糕

“黄金炸年糕”这道名小吃,与抗战有着一段历史故事。作为革命老区,这块地处茅山东麓的小山村,过去很穷。曾因新四军一支小分队,“夜过村庄不扰民,自挖红薯填肚子,一块黄金抵薯款,百姓心中留美名”,从此“黄金”便成了这个村的村名。黄金村长期以来虽不富裕,但一样流传着过年过节吃年糕的民间习俗。特别是到了春节期间,百姓家更喜欢吃香油炸好的年糕。这种外脆内糯、香甜可口、形如黄金的油炸年糕,不仅寓意着村民对“黄金”村名的纪念,也寄托着村民期盼“户有黄金”的富裕生活。

七、龙山臭豆腐

“龙”作为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一直在华夏大地为百姓所喜爱,于是以龙命名的山、水、地域,在金坛比比皆是,龙山就是其中之一。龙山因地势适宜种植,水纯质优,所以,一直是黄豆种植和豆腐制作的重要村落。相传,有一豆腐坊,伙计因白天操劳辛苦,晚夜打烊时迷糊中,把卖剩的豆腐在放入水桶中漂水时,错放进了鸭蛋的盐卤罐中了。第二天捞起的豆腐竟面目全非,成了“又黑又臭”的样子,无法再卖给别人了。无奈之中,只好自己用清水冲洗后,放入了香油锅中煎炸。哪知这臭豆腐不仅臭味没了,反倒是吃起来又鲜又香。于是这个豆腐店便有意将豆腐泡入特制的卤罐中,专卖这种豆腐新品种——臭豆腐了。

八、茅山上上签

茅山地处江苏西北部的金坛与句容交界处,因古时西北道家茅氏三兄弟均在此修道而得名。更由于陶弘景栖身此地,使得茅山成了著名的道教名山。长久以来,茅山道教文化兴盛,道家宫观林立,吸引了全国各地尤其是茅山周边地域的道徒,纷纷到茅山各宫观进香求签,祈福增寿。宫观中的签面有几种区分,包括上上签、上签、中签、下签、下下签等,签上谒语也因签的等级不同而不同。在所有签中,以上上签为最好。所以,每位求签祈福者都以求得上上签为最大心愿。金坛名小吃“茅山上上签”就是以满足道徒这种祈福心愿为体验,把各种竹签所串小吃称为“上上签”,供游客在品鉴美食小吃时,增加对茅山道文化的了解。

九、指前标米糕

“指前标”这个水中土墩,实际上是个鱼米之乡,盛产稻米,稻米尤以糯米为最佳。各种指前标米因种养在长荡湖畔,农户罱湖泥、割水草,沤肥把稻米来滋养,使得出产的稻米不仅颗粒整齐、性黏滋补,而且独蕴清香,曾获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里的农家,为了丰富稻米的吃法和方便稻米烹制品的食用,便将指前标糯研磨成粉,蒸制成各种米糕。于是,指前标米糕便成了金坛的一道著名小吃。

十、儒林涨水糕

儒林这个长荡湖畔的镇,自古以来为耕读之乡。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沿大运河游览,见远处长长的湖堤上柳树成林,牧歌声中,一队骑在牛背上、行走在柳林堤的牧童,个个是背朝牛尾,双手捧卷,边行边读。于是,就问当地随行官员,此处为何有此动人景象。随行官员回话说:此地乃金坛儒林,人人自小就过着耕读生活。乾隆帝龙颜大悦,便感慨的说:这等耕读传统,儒村必定儒人辈出,真是大儒成林哪!此后,儒村便改名为儒林了。儒林因毗邻长荡湖,每年都会因湖水陡涨而淹没村庄,所以农家每逢雨季,均要用稻米制作米糕,备为涨水季节的干粮。又因儒林是个“才富八斗,水涨船高”的耕读名乡,故此,人们就把专为涨水时食用的干粮米糕称作“涨水糕”了。

扫码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