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来源:市界新年伊始,魏建军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继3天前,旗下蜂巢能源宣布将投资70亿建立年产20GWh的动力电池新基地后,长城控股又被爆出了另一个消息。2月22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城控股”)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毫末智行”)近日已完成3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首钢、美团、高瓴资本等。此外,毫末智行计划于年实现盈利,年在科创板上市。01入局自动驾驶,无人物流小车已开始交付天眼查APP资料显示,毫末智行成立于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凯。此轮投资前,由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及其妻子韩雪娟全资持有的长城控股持有毫末智行42%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长城汽车上市主体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全资子公司河北雄安长城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毫末智行40%股份,为第二大股东。魏建军间接持有毫末智行55.48%股权,为公司最终受益人。值得注意的是,毫末智行前身是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智能驾驶前瞻分部,也是长城汽车的自动驾驶核心供应商,年11月独立。年4月,毫末智行完成增资万元,自然人甄龙豹退出公司股东行列,长城控股成为新进股东。今年2月10日,长城汽车也加入毫末智行股东行列,但投资金额并未披露。目前,毫末智行有一款于年4月15日申请的名为“一种避障轨迹规划方法、系统及车辆”的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核阶段。毫末智行最近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显示,公司致力于重塑和全面提升社会出行及物流方式,团队现有多名工程师,业务落地场景包括:2C(用户端)乘用车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2B(行业端)车规级无人物流小车生产销售,自主研发的无人物流小车已经开始交付订单。除了毫末智行,今年2月8日,中新网报道称,长城汽车完成了对行业领先的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简称“地平线”)的战略投资。这也标志着长城汽车正式进军芯片产业。另外,双方可能还将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向展开重点合作。当下,在自动驾驶技术受到车企与部分互联网公司狂热追捧的同时,动力电池依旧是所有车企眼中的“至宝”。在宁德时代们疯狂扩张的同时,长城汽车与比亚迪等车企同样在电池上下了不少功夫。亿投建40GWh的动力电池新产能,第一批无钴电池即将量产2月19日,长城控股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与浙江省湖州市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宣布将投资70亿元在湖州南太湖新区建立年产20GWh的动力电池新基地。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年2月独立。公司先后推出高速叠片工艺、无钴材料电池、果冻电池、热阻隔电池包等技术和产品。到年,蜂巢能源研发投入约30亿元,公司预计到年全球工厂建设计划投入超过亿元。根据以往的数据,到目前为止,蜂巢能源全球工厂建设已投入与计划投入金额已达到亿。除了上述湖州基地,1月27日,蜂巢能源刚刚宣布将同样投资70亿元在四川遂宁建设2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就是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魏建军计划投资亿建设40GWh的动力电池新产能。另外,蜂巢能源总投资80亿元、占地亩的金坛车规级AI智能工厂已于年11月份正式量产。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对外透露,预计到年,蜂巢能源全球布局的总产能规划将从原来的GWh升至GWh。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是国内第一个发布无钴电池产品的公司。年5月,蜂巢能源召开无钴电池线上发布会,正式推出两款无钴电芯产品(Ah/Ah)。据公司正极材料研发负责人介绍,蜂巢能源无钴正极材料研发始于年5月,年12月,蜂巢能源正极材料常州工厂一期年产吨产线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正式交付使用。今年2月初,蜂巢能源宣布,无钴电池所需的核心材料——无钴正极材料开始在常州材料工厂正式批量下线。根据此前公司的发展规划,蜂巢能源的第一批无钴电池将在年6月份量产。无论是入局自动驾驶,还是发力动力电池,在电动化、智能化的道路上,魏建军正在努力加速。(作者

市界王帅国,编辑

朗明)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