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5686247.html

·丁酉·鸡年

年(丁丑牛年)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第一本生肖挂历,到今年(丁酉鸡年)已经是第21本(完成了第一轮12年,第二轮9年)。上一轮鸡年挂历把很多经典作品用了。猴年一开春,我就开始找鸡。一如既往地先把我家的所有画册和书翻了一遍,是鸡的图就扫描。再把我的电脑搜了一遍,把过去拍过的有鸡的图找出来,就算是有了线索。

年挂历封面富贵鸡年

泥彩塑局部

杨志忠年应邀作于天津

上面封二这篇文章,是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先生撰写,第一次向杨先生约稿还是30年前。

年2月10日,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后的第一个春节,按生肖迎来的是一个虎年。在筹备春节美术特刊版面的时候,负责编辑画刊的老同志朱育莲与我考虑,版面中间安排一篇虎年说虎的文章,此文请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杨泓写文物部分,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民间美术专家曹振峰写民间美术部分。分别写好后,由朱育莲的夫人合成一千字的文章。之后,每年春节都由杨先生撰写一篇当年生肖的文章。

第一轮生肖挂历过后,在考虑第二轮设计方案时,确定在每年的封二,继续请杨泓先生写一篇文章用上,增加挂历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去年8月,杨先生就把鸡年的文章写好,发到我的邮箱。10月将图文拼版,打印出版样。校对看后提出了一些疑问,我想电话说不清楚,特别是涉及有关文物方面的一些提法。于是到他家去了两次,与他商量怎样改更好。

杨泓先生在文物考古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每写一篇文章都是十分认真的对待,此文虽只有一千多字,但包含了重要的学术价值。针对报纸不同层次的读者对象,文章读来总是通俗易懂。

记得30年前,第一次是到位于华侨大厦对面考古所他的办公室,取为海外版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后来是到沙滩《文物》编辑部取稿,今年是到他家商量改稿……一年又一年,30年过去,杨先生已经83岁,我也70了。

1月9日,我的邮箱收到杨先生发来邮件:“收到你寄来的北京青年报专版,版式和色彩都很好,真为你高兴。再合作三年,我就八十六岁了……鸡年历大获成功,现在就得忙着找狗了……”

鸡年大吉剪纸高7.5厘米、宽7.5厘米

申沛农作于年

小人骑鸡面塑贵州

白釉鸡江西高10.5厘米、宽8厘米

白大成收藏

雄鸡一声天下白立轴设色纸本

高92.5厘米宽62厘米

徐悲鸿(—)年作

玩具斗鸡纸、竹、羽毛贵州长25厘米

鸡哨陶贵州

彩绘雄鸡陶唐代

高11厘米、宽10厘米

河南博物院征集

富贵花鸡刺绣山西李寸松收藏

高13厘米、宽12厘米

在搜集每年的民间美术素材时,总希望能有一件好的刺绣。上一轮生肖挂历的封面选用的就是上面这件中国美术馆收藏,陕西洛川的枕顶绣。

白大成先生是北京著名的鬃人艺术家。

年4月13日,我到白先生家采访。老先生热情接待,那次我一出戏一出戏地拍了很多他的鬃人。这是白先生在演示“闹天宫”,将鬃人放在铜盘上,用木棍敲打,鬃人便随着敲击转动,很像舞台上的戏曲角色在武打,十分生动。

去年的封面用的就是白先生精彩的大型鬃人“孙悟空”,为猴年的挂历添了彩。白先生还是一位重要的民间美术收藏家。几十年来,他与各地,特别是北京的民间美术老艺人都有很好的关系。各地民间美术在他家都有收藏,其中很多艺人都不在了,作品也成了孤品。

为鸡年挂历,我到他家去拍了两次,白先生十分热情,积极配合,一件件讲作品的地区、材质、来历、制作方式。

江西白瓷鸡瓶

北京白大成收藏高14厘米

玩具击鼓公鸡木、羽毛、棉山东

高30厘米、宽13厘米白大成收藏

褐釉公鸡陶江西吉州

高6厘米、宽10厘米白大成收藏

鸡头罐陶福建

高6.5厘米、宽6厘米白大成收藏

双鸡棉花、羽毛山东

白大成收藏高9厘米、宽16厘米

白先生指着这两件,特别感慨地说:“这叫棉花鸡,用棉花做出鸡型,粘上羽毛,涂上颜色。早就没人做了,挺费工,又赚不了几个钱。”这样地道的乡土艺术是很难见到了。

双起翔是北京著名的民间艺术老艺人,专门做戏剧脸谱、泥玩具、兔爷等。一提北京兔爷,都知道双起翔老爷子做得最好。年5月8日,我曾到他家采访,拍了不少他的作品,在海外版上介绍过。

盆鸡泥彩塑北京双起翔作

白大成收藏高3.5厘米、宽3.5厘米

这件泥彩塑“盆鸡”是在白大成先生家见到的。我从他家玻璃柜拿出来时,他说:“这是盆鸡,双起翔老爷子的。”我拿在手里仔细一看还真好,东西不大,工艺很地道。半圆的盆是烧陶的,黑花母鸡卧在草中孵小鸡。

1月图富贵鸡年彩绘泥塑

高24厘米、宽19厘米

杨志忠年应邀作于天津

许涿摄

天真的孩童在花丛中抱着大红公鸡,寓意红红火火,喜庆吉祥。作品童趣横生,充盈着美好的情怀。在民间“鸡”“吉”同音,有“吉祥”之意。牡丹喻富贵,娃娃寓子孙延绵,生命传承,天伦之乐。作品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渴望。杨志忠(男、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他创作的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彩塑艺术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年10月29日,我到天津杨志忠家,拍的一件胖娃娃抱着一只大红公鸡的彩塑。

每年挂历的封面是关键,有了好的封面后边就好办了。这第二轮生肖挂历的封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套路,即都是局部、灰背景,前八年在材质上没有同类重复,这就给我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年初,我在考虑鸡年挂历的封面时,在电脑上把搜集到的所有鸡图浏览,仔细琢磨哪一件可以作封面。

在看到年10月29日,到天津杨志忠家拍的一件胖娃娃抱着一只大红公鸡的彩塑时,眼睛一亮,這个不错。

经裁剪左右翻转。

放到封面中的效果。

我把上半部放大,按封面的长宽比例进行裁剪,觉得不错,因为红字条在右边,我把图片的左右调转,红鸡挪到左边。在红条上加上“鸡年万福”的四个宋体黑字,效果不错。看着很喜兴,可爱。天津人过年买年画,家家都得买张“大胖小子”的年画挂墙上,图个吉利。

“鸡年万福”这四个字,还是沿用当年申沛农为后来生肖贺卡上的四角,设计的吉祥语。

再看搜集的其他图片,觉得都不如杨志忠这件更适合作封面。想好之后,我就打印了一张A4的彩色效果图。

5月14日,我到天津杨志忠家帮他拍作品。把打印的彩色效果图给他看,他说这是十多年前做的了。我对他讲明年是鸡年,你这件很合适,可否重新做一下,一是做大一些,更丰富些,把鸡改到左边。他很高兴地答应下来。

一天我接到杨志忠的电话,说泥稿做出来了,你要是这几天来天津,上我家看看怎麽样。5月28日,我到他家一看,效果不错,鸡和花塑造得形体清楚,也都更丰满了。我提了鸡冠子不如原来的饱满,娃娃脑门儿应再鼓一些等修改意见。为塑好花,杨先生还专门找了一朵鲜花参照。

一天,接杨志忠电话,说按上次提的改了一遍。6月8日下午,我又到他家,一看比上次更精细、更深入了。我又和他商量,杨柳青年画中常见很多娃娃头上的发髻别一朵花,可以加上,这样右边不显着空。

6月18日,到天津杨志忠家又看了泥稿。

10月1日上午,在杨志忠家拍他的作品。我把灯光变换,拍摄角度变换,直拍到杨志忠和我看着都满意为止。这时我心里有了底,行,鸡年的封面成了。

在此,要特别向杨志忠表示感谢,多年为我们精心创作的很多精品佳作,为这本挂历增加了精彩的、原创的、生动的一页。

2月图福到鸡年剪纸

高16.5厘米、宽17厘米

申沛农年作于北京

申沛农(男年—年),北京杰出的剪纸艺术家。自幼患类风湿症致残,年克服疾病,自学剪纸艺术创作,以惊人的毅力投身于剪纸艺术事业,并取得突出成就。他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经过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实践,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他的作品粗犷而秀美,富有民族装饰趣味且生活气息浓郁,深受民众喜爱。此作品中,鸾鸟寓意盛世太平,牡丹寓意美好富贵。鸡衔葫芦谐其音意,为大吉福禄,太平富贵。

申沛农为鸡年创作的其他三幅剪纸作品。

申沛农在年,为鸡年创作的其他6幅“鸡”彩色剪纸作品。

3月图明宣宗子母鸡图(局部)

明绢本设色

高79.7厘米、宽57.2厘米朱瞻基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画描绘公鸡母鸡带群雏在草地上觅食,笔法精细,具宋人工笔韵味,充分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写实功力。朱瞻基(公元—年),朱元璋曾孙,建元宣德,在位十年,庙号宣宗。是明中期画院发展的有力推动者。由于宣宗的亲力亲为,画院中人才济济,包罗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各科的高手。其绘画多为生活题材,借此宣扬道德伦理。在位期间更以恢复两宋画院的盛况为目标,大力推动创作,使当时宫廷绘画可与北宋徽宗的宣和画院媲美。

去年年初,在搜集“鸡”图资料时,翻看到一本年12期的《文物天地》杂志。见一幅不大的小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皇朱瞻基绘子母鸡图,真好。如果能找到一本印刷质量好的画册就行了。

之后,我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荣宝斋”等文物画册书店都没有见到刊载此画的画册。网上搜这张图,见一拍卖网站登载此图的摹品,注明“原作可参考《故宫书画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第六册,页-。”经过朋友的协助,终于在某一单位的图书馆找到了这本画册。

4月图闻鸡起舞面塑

高15厘米、宽20厘米

王玓年应邀作于天津许涿摄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和刘琨为了报效国家,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即拔剑刻苦锻炼。王玓从事面塑创作36年,她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举办讲座、教授面塑技艺,为传承和发展面塑艺术不懈努力。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证书。其作品清雅宜人、温馨宁静。此作品舞剑少女身姿矫健,在晨光微曦雄鸡鸣唱中起舞,刚毅中蕴含柔美。

去年年初,在搜集鸡年挂历稿时,自然想到天津面塑艺术家王玓老师,仕女题材是她的长项。自年(鼠年),应邀为海外版挂历创作,作品用在封面。之后连续为我们创作了“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白蛇传—借伞”“牧羊女”,件件都是精心创作。

年初我给她打电话,说明希望能创作一件类似“养鸡姑娘”的面塑,并说怎么表现完全由她考虑,时间很充分,9月作好即可,她答应下来。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幅有关养鸡女的照片、年画、工艺品等,发到她的邮箱,供他参考。

7月的一天,我给王玓老师打电话,她说已经做好了,可以来拍。24日我去天津她家一看,做的不是养鸡女,而是一位少女在舞剑,右边山石上一只鸣叫的公鸡。我明白了,王老师这次做的是“闻鸡起舞”。她说:“开始作了养鸡女,总觉得不满意,改做了这件‘闻鸡起舞’”。我看做得很精彩,本来在考虑鸡年挂历时,与鸡有关的主题也想到过应该有闻鸡起舞。

王玓老师在表现衣裙的薄、透、飘逸上是有她的独到之处。所用的材料是白面加江米面,再调入她自己多年摸索出的化学物质。作品完成后装入特制的玻璃罩中,干后像石头一样硬,不会生虫、发霉,可以永远保存。人物的眼和眉也是用黑色的面贴上去的,她讲这样便于修改,也生动。道具剑是她用竹精心制作。很多人见照片人物这么复杂,以为很大,其实只有15厘米高。

年7月24日,在王玓老师家的餐厅拍照。

年7月24日,王玓在协助我调整作品的位置。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作品与人的比例,虽然很小,但每一部分都是极其精致,一丝不苟。

5月图鸡食蜈蚣

公鸡布艺高23.5厘米陕西宝鸡

蜈蚣草编长13.5厘米北京·裕庸作

李寸松收藏许涿摄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邪毒集中之日,民间常将“雄鸡啄食五毒”的年画张贴在家中,意在辟邪保平安。这幅《鸡食蜈蚣》是由草编蜈蚣和布艺公鸡组合而成。蜈蚣是北京著名草编艺人裕庸的作品,他生于年,一生钟爱草编艺术,编织出的蛐蛐、螳螂、蜈蚣等昆虫,精巧繁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公鸡是陕西宝鸡地区的传统布玩具,当地民间艺人喜欢制作各种布艺鸡给孩童玩耍。

此图将蜈蚣与公鸡组成画面,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李友友)

第一轮生肖挂历,年(鸡年)选用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陕西宝鸡布艺公鸡。之后,见过很多鸡的布艺,但都没有这件布艺公鸡更完美。

布艺公鸡在民间美术中是很重要的品种,鸡年挂历总要用一件。年,为海外版鸡年春节特刊,曾在中国美术馆拍过一幅布鸡吃泥蝎子的照片,但这是一张反转片,清晰度也不理想,为今年挂历就想按这个构图再重新组合拍一张。

我把这张图片发给李寸松的女儿李友友,问她家有没有这只鸡和泥的蝎子。她找过后回复我;“这样的布鸡有,泥蝎子没有找到,但找到裕庸做的一些草编蝎子、蜈蚣、蚂蚱等。”我说那也行,因为我知道裕庸是草编昆虫的大家,蛇年挂历曾用过一件他用草编的蛇很精彩。到她家打开一个纸盒子,拿出一件件草编的蜈蚣、蝎子、螃蟹、蚂蚱……真是精彩,可惜的是几十年过去,因干燥有些腿已掉,这件蜈蚣还好。后来又请李友友为此图撰写了赏析说明。

草编蜈蚣裕庸作李寸松收藏许涿摄

我家在十层,靠北边的走廊天然散射光很好,亮又柔和。多年来,经常是在家里室内用灯光解决不了反光和阴影等问题时,我就把全套家伙什搬到这里,试来试去,总能解决,拍出比较满意的片子。比如蛇年挂历封面的布艺刺绣,及猴年挂历李继友的马勺脸谱,都是在这里拍的。

年(蛇年)挂历

北京草编蛇裕庸作

中国美术馆收藏许涿摄

草编螃蟹裕庸作李寸松收藏许涿摄

6月图民间玩具李寸松收藏许涿摄

(1)猴加官(冠)·彩绘泥、布、毛、丝线(高13厘米)流传于河南南阳,邵波继承开发。(2)猴爬杆·彩绘木、泥、竹(高10厘米)河南浚县。(3)猴耍大刀·彩绘木(高15厘米)河南卢氏。(4)猴翻杠·彩绘木、竹、线绳(高9厘米)河南卢氏。(5)猴爬绳·彩绘木、线绳、皮筋(高10厘米)河北白沟(6)孙悟空·彩绘泥、竹、纸、木(高11.7厘米)山东莱芜。

这是年第一轮生肖挂历上,选用李寸松收藏的民间彩塑泥玩具。

李寸松先生是著名的民间玩具收藏大家,因为当年曾同在中国美术馆工作,我常帮他们拍民间美术的藏品,使我对民间美术知识有了比较多的了解。

这本生肖挂历自年至今21年,年年都会得到老李的全力支持。如今,虽然老李走了6年,可他的老伴、女儿对我编的这本生肖挂历依然积极配合。老李曾经对我说:“当年在小摊上花几分钱买来的玩具,今天再想出多少钱也买不到了,老艺人不在了,因不赚钱,后人也不做了。”

对李寸松一家两代人,年年无私的支持,真是非常感谢。

7月图彩绘陶塑雄鸡西汉

高15厘米、身长15厘米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收藏

西汉彩绘陶塑雄鸡,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西汉景帝阳陵的帝陵从葬坑中。其中埋藏有大量的陶牲畜模型,陶鸡,有雄鸡,也有雌鸡,都是按真鸡肖形写实塑成,比真鸡形体为小。

这件雄鸡与一般墓葬出土陶鸡多呈伏卧姿态不同,塑成双足站立,爪趾分明,体姿雄劲。出土时鸡身所施彩色保存完好,红冠黑尾,鲜艳如初,亦足珍贵。实为汉代陶塑动物中的佳品。(杨泓)

在年1月23日,我编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春节画刊,曾刊载一幅陕西出土的汉代陶鸡很精彩,但源自那一画册已不清楚。翻阅很多地方的画册,都没有见到好的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搜到,年,香港历史博物馆从全国各地主要文博单位借来的文物,举办的“汉武盛世对外交流”展览的网页上,登载着一幅此陶鸡的高清配图,我下载一看还真清楚,颜色和层次也都很好。

背景上半部太黑不好,我又抠图更换了渐变的灰背景。特请杨泓先生专为此图撰写了文字说明。

8月图金鸡展翅农民画陕西安塞

高56厘米、宽75厘米

朱光莲年作于陕西安塞

中国美术馆收藏

朱光莲(女,-)陕西省安塞县郭塌村人,能剪擅绣,她把剪纸的造型观念和刺绣的配色方法巧妙地融于自己的绘画之中。她画的《金鸡展翅》造型对称饱满,简洁大气;装饰抽象繁丽,淳朴自然;色彩以红、蓝、黄为主调,再穿插少量的粉红、白、绿三色,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鸡的眼睛用拟人化的方法表现,给人一种亲切、生动、浑厚的美感。这幅画是朱光莲生前最后一幅作品,当时她身体很虚弱,画一阵,歇一会,直到完成才放下笔。(陈山桥)

朱光莲(女)是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郭塌村村民(~)。年(羊年)挂历中曾选用她的《领头羊》。

今年用的《金鸡展翅》色彩对比强烈,艺术造型夸张,充满视觉冲击力。这幅作品在多年前,作为美术馆收藏的农民画,我曾经拍摄过,并用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册的封面。年我出差到安塞,在文化馆展厅又见了这幅画,并获赠一本年安塞农民画十二生肖台历,其中有此图。每当看到《金鸡展翅》这张画都被她的艺术所折服。读过台历对此画的说明,更是被她的精神打动。心想等到鸡年一定用在挂历上。

台历上是这样写的“朱光莲喜欢画一只鸡,一只羊的单独形象,她把这些单独形象刻画得丰富而耐看。《金鸡展翅》是她生前最后一张画,画这张画时,她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气喘得厉害,画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反复多次,直到把这幅画画完才放下笔。她仅仅活了54岁,画作《领头羊》和《金鸡展翅》是她生命最后的闪光。”

陈山桥是当年安塞县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对组织和辅导农民画家的创作,曾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朱光莲他最了解,这次我特别邀请他为此画写了说明。陈山桥早已退休,虽然文字不长,只有多字,但他十分认真地写了两个文稿,由我挑选,足见他很重视,并对朱光莲充满感情。在此特别向陈山桥表示感谢。

确定用这张画后,按惯例,我也要向安塞县文化馆打个招呼。对孙胜利付馆长一说,他很高兴地说:“你用吧,没问题。”并问要不要寄给我一张复制品好拍照用,我说不用了,美术馆有拍好的片子。多年来,挂历上用过很多安塞的农民画,都得到孙付馆长无私的全力支持,非常感谢。

9月图青釉鸡首罐三国高19厘米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收藏王露摄

罐口较小,短颈,斜肩,鼓腹,平底。肩上塑一鸡首作流口。鸡首前探,嘴微开,形态生动,后肩贴附翘起的短尾。罐的肩部划弦纹,呈左右对称的竖式系。胎色灰白、质地坚硬,通体施青釉,釉色匀净。青釉罐和壶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由西晋时的矮身、鼓腹、短尾等造型特点向高体、长颈、长尾上翻成曲柄的形式逐渐演变。这件鸡首罐出土于东吴墓葬,揭示了西晋以前三国时代鸡首罐的造型特点。

10月图金鸡报晓

木版年画纸本

高18.5厘米、宽20厘米

苏州桃花坞

鸡不仅能报晨,百鬼所避,而且能够禳灾除毒。古时将正月初一视为鸡日,南北朝时期就有当日贴画鸡于门以辟邪的习俗。古代特别重视鸡,认为鸡乃“五德之禽”,具有文、武、勇、仁、信五种品德;近代民间年画中,多以鸡作“吉”之谐音,以求吉利。图中画一只报晓雄鸡昂首阔步,精神抖擞,口中衔蜈蚣,表示鸡除“五毒”(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的特性;下方有牡丹、方胜、宝珠、海螺等八宝吉祥之物,寓意富贵荣华、大吉大利。(刘莹)

年,为上一轮鸡年挂历搜集素材时,见画册中有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一对大公鸡。于是给熟识的苏州画家张晓飞写信,问他可否找到,并帮我拍成反转片。时间不长,收到张先生寄来的一对木版水印公鸡门对,一见大喜。我把它拍成彩色反转片,电分制版效果非常好。

年,第一轮生肖挂历用上了“鸡王镇宅”。去年夏天,我给张晓飞打电话,说明年是鸡年,我要把另一幅用上,他高兴地说;“没问题!你就用吧。”今年,第二轮生肖挂历用上了“金鸡报晓”。中国美术馆收藏部,研究木版年画的刘莹为此图撰写了赏析说明。

11月图木雕公鸡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长15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汉武帝时,河西走廊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交往的咽喉要道,公元前年设立的武威郡,民风纯朴勤劳,庄园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仓库有畜,六畜兴旺,成为河西走廊的大都会。武威磨嘴子汉墓群位于祁连山下的黄土台上,出土了一批以动物为主的木雕。其木雕具有大刀阔斧、高度简括的艺术特点。这件木雕公鸡,用酣畅的寥寥数刀刻成,神态毕现,呼之欲出。木公鸡的外形以俏丽的弧线组成,呈现自后向前的波动,加强了公鸡前探的引伸感。(张朋川)

前年,在美术馆资料室见到一本《中国汉代木雕艺术》画集,内有几页木雕鸡真好,特别是63页的一件最喜欢,心想鸡年时可以用上它。可去年美术馆资料室撤销,无法从那里借到这本画册。我在网上查此书的主编是张朋川,得知他曾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及中央工艺美院。我翻看美院附中的《校友通信录》,在第四届同学中果然有“张朋川”,我想这就好办了。我给他附中同班的秦龙打电话,他说:“张朋川在附中和工艺美院都跟我一班,原来是甘肃省博物馆的副馆长,现在苏州,他的电话是……”我与他联系,本想如果发稿的照片在他手里就好了,得知画册制版的照片都在甘肃省博物馆,此画册是3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他也没有多余。因为一定要用上这件木雕,只好再想办法借到或买到这本画册。去过国图、首图、天津图书馆及很多有关的书店,都没有见到。

我在网上书店搜这本画册,有一些标注58元(原价)无货,在一标注十品元的店下了单。很快,两天后快递送到家,果然全新,问题解决了。

因为图小,扫描后比较粗糙。我又把背景去掉,重新铺上渐变的灰背景,看着就顺眼了。

我又专门约张朋川为此图撰写了赏析说明。

12月图瑞雪兆丰年农民画天津

高50厘米、宽70厘米

朱子荣丰爱东年作于天津

雪给新的一年带来好兆头。孩子们欢天喜地堆雪人,一对雄鸡戏斗,为画面增加了生气,且鸡谐音“吉”,寓意吉祥。作者妙用对比和装饰手法宾主有致,美意祥合。该画作为母子合作的作品,丰爱东(男,年生于天津),天津美协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奖,母亲朱子荣年轻时擅绣花,此画中仍存绣片味道,丰爱东在表现上更多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