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我市区划调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国务院近期批复同意调整我市部分行政区划,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今天上午,我市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这意味着酝酿一年之久、申报近三个月的常州行政区划调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会议通报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内容:1.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武进区人民政府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2.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区的行政区域,金坛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华阳南路88号。3.将原武进区的奔牛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郑陆镇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邹区镇划归常州市钟楼区管辖。这次行政区域调整还有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快常州“东大门”的建设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撤销戚墅堰区和武进区、设立新的武进区的同时,成立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常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新的武进区管理,新的武进区所属戚墅堰、丁堰、潞城三个街道和横山桥、横林、遥观三个镇,委托常州经济开发区管理。 区划调整突破常州发展“三大瓶颈”调整行政区划,重构区域版图,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创新的突破口,也是实施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的先手棋。这一次区划调整,突破了制约常州发展的“三大瓶颈”。一直以来,天宁、钟楼、戚墅堰三个中心城区的空间容量较小,制约了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且与周边经济强镇难以形成有效互动,产业集聚效应难以显现。此外,过去金坛地区融入常州主城区存在体制障碍,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受到制约。金坛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无论是“市管县”体制,还是财政“省管县”体制,都无法使金坛地区真正融入常州主城区发展,影响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另外,市辖区规模差异很大,资源要素分布不尽合理,也是制约常州发展的一大瓶颈。截至年,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最大倍差分别约为40倍、13倍和17倍,行政区规模差异悬殊,影响了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要素流动,客观上存在行政管理成本偏高、行政管理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市委书记阎立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现有行政区域还明显制约着,常州在新常态下,更好地推进产城融合,加速转型发展。这个时候,科学把握发展大势,立足长远发展大局,对行政区域再次进行调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阎立指出,这是重塑常州地位和形象的重大机遇,更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变革。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常州市区五个区的行政区域面积最大倍差,由调整前的近40倍降低到调整后的7.43倍,空间格局更趋均衡、产业分工特色更加明显、资源要素更加易于整合,有利于各区域之间补齐短板、错位竞争、协调发展。撤销金坛市、设立金坛区,有利于打破原有体制性障碍,消除金坛与常州主城区的政策壁垒,加快常金一体化步伐。将戚墅堰区和武进区合并,并在新的武进区东部设立常州经济开发区,有利于整合常州东部片区产业、空间资源,统筹规划发展,推进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促进轨道交通等特色产业集聚提升,加快“东大门”建设,实现常州东部板块崛起,同时巩固提升武进百强县区的地位。而将奔牛、郑陆、邹区三镇分别划归新北、天宁、钟楼,则有利于三镇融入主城区板块,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水平。市委书记阎立表示:“我们将有效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促进资源整合和要素集聚,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特色,在体制机制上营造新优势,促进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以“经济强”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将整合政策优势,推动市域社保体系建设“同城、同标、同待遇”,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百姓富”实现民生改善的直观反映。” 区划调整任务6月底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按照“确保稳定、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行政区划调整的各项工作。我市明确,力争6月底基本完成区划调整任务,7月1日起正式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和机制运行。年6月30号前,涉及区划调整的各相关地区和部门,要继续履行各项职能,保证在过渡期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受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区划调整的“红利”,也将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我市将更好地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消除体制机制上的弊端,把更多财力用于民生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提升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效能,不断刷新民生发展水平。年1月1号起,新北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并入市本级统筹区,武进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市本级统筹区接轨;年度,武进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市本级统筹区实行统一政策。年实现武进区与市本级社会保险一体化;年7月1号起,奔牛、郑陆、邹区三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关系成建制转入新的承接地,保障标准与承接地一致。年1月1日,三镇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市本级并轨。金坛区社会保障按现行模式运行,与市本级逐步实现一体化。原戚墅堰行政区范围内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变,并继续按市本级统筹区的标准同步调整。 (全媒体记者匡珏、唐新卫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