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御道街小学要并入瑞金北村小学的消息震动城东,建校七十余年的御道街小学即将永久成为历史。 关于学校的合并与消逝,这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终点。 在年到年间,一共有所小学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中,在南京地图上被抹去。 这些小学见证了我们的童年与成长,是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即使校址消亡,校名更替,它们依然会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深处。 然而,当我们已经到了谈论学区房的年纪,却忽然发现最亲近的母校反而再也找寻不到了,这让我们还有什么底气去谈论传承、底蕴、家族与城市的记忆? 所以,今天我们将这所学校一一列出,是为了赋予它们不被忘却的权利,让大家在这里共同回忆、共同谈论自己消失的母校。 愿所有的记忆都有承载,所有的童年都能在这里找回。 我爱我的母校,就像爱南京一样。 大鸭蛋我们清凉山小学是南京最早推行小班化教学的双语小学,一年级就有英语课了。医院隔壁的学校,在操场上就能和住院部的病人面面相觑,所以闹非典那会儿,果断放假一个月。 坏处就是,医院想盖新楼的时候,就把我们学校推平了。 最后两届去了力学小学,据说还带了一波节奏。 肥00一个叫珠江路小学的小学,很多年来大门都开在进香河路上,现在变成南师附小分校了,两条路都没落着好,难过。 全校都练硬笔书法,每天下午有专门的习字时间,随便抓是个抓十个珠小的毕业生,保证有六七个有书法证书。 想吐槽学校的操场,巨短,我说只有30米,我同桌非要说有50米。 最后说一句:我爱音乐老师何菲菲! 粒粒周当年的模范马路小学,后来改成了树人国际学校,最近几年三牌楼小学扩张,又变成它的分校了。 那会儿湖南路还没拆,也自然没有今天的金阜雅苑,橡胶厂一带虽然乱但也热闹。现在只有新门口还是老样子了。 吴影迪今天的江宁织造博物馆下面,埋藏着我的母校——大行宫小学。 那时候没有地铁、没有新南图,太平北路上的梧桐树在这一段也是很高大茂盛的。 往前走有个汉府美食城,每次考得好我妈就会带我去吃香辣蟹。往另一头拐上长江路有家牛肉拉馆,吃了会上瘾,后来被曝出老板往汤里放罂粟。 六年级时我们不愿意被并到长江路小学,后来就并去了逸仙桥小学。 西地那非山西路小学坐落的片区即使是那个年代也是寸土寸金,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学校小。 那个时代的教师还是继承了改革初期的风格,年纪普遍偏大,教学风格稳健踏实,质量极高,因材施教。我们所有任课教师都是在四五十岁左右,三十岁是少数,二十岁是国宝。 山小的伙食极好,不吹不黑,伙食费一个月一百不到,比我现在公司食堂吃的都好。年以前的同学都应该记得,每周会有一顿扬州炒饭,是真的好吃。食堂在上午把中午的菜写在小黑板上,一到有扬州炒饭的那天,最后一节课是没有人有心情听的。 扬州炒饭的配汤是鸡汁回卤干! 大家平时放学主要的去处还是军人俱乐部,长三角图书批发市场。那个电子产品不发达,电视机又被家长管制的年代,书店是所有人最长出现的地方。但是没人会去教辅区域,看的最多的还是动漫,小说以及很多不可描述的读物。 joyfoo我是裴家桥小学的,那时候南外一年才收大几十号人,我们学校几乎每年1-3人上南外,能上29的也一大把,放现在也是绝对的名校了。 多年以后重走以前放学天天路过的高云岭,感觉这条巷子忽然变得好微缩,童年的我是有多小巧可爱哈哈。 记得是年左右撤销的吧,并入了青云巷小学。 青云巷,哎...... 发条丸子听到名字不许笑!是砂珠巷小学,不是杀猪巷小学。 我们砂小就在中山南路边上,但藏在砂珠巷深处,一般不注意看不到。 被合并进府西街小学其实是有点心有不甘的,后来原校址变成了某个残障学校,高中时补课又回到那里,一切都变,人非物是,超级神奇。 再后来,净觉寺扩建就把我们给推了,再也回不去了。 fisheep我们老下关,现在感觉只剩下天妃宫小学咯,天妃宫堪称下关小学挖掘机啊! 我是永宁街小学的,周围还有什么商埠街小学,宝善街小学都么得咯。 现在的文艺小青年整天来热河路,当年我们这群下关小青年混迹在热河路上的时候,那个叫李志的胖子可能还在金坛插秧吧。 周肖驰我们学校太小了,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叫邓府巷小学。当时那一片全是平房,推掉以后建成了现在的长九和德基广场。 四年级并去长江路小学,在祝昆鹏老师班上,现在还记得他那一手飘逸的英文啊,虽然他是教语文的。 小溪没有三点水我到今天还那么热爱弹琵琶,那肯定是因为我是解放路小学的呀! 我们小学的民乐团啊,感觉怎么夸都不过分,每天下午两节课下了大家就各自拿着乐器去练琴了,作业都要放放再写。 四年级并到了小营小学,把民乐团也带了过去,现在民乐团倒成了小营小学的特色了。 我们那个校区后来很多变,一会儿给九中,一会儿给玄外,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另外,上解放路小学的很多都是大院里的孩子哦~ 兔子UU昨天带着女儿“忆苦思甜”,回到我从前读书的鼓楼小学——中山北路9号。现在那里是一家崭新的浙商银行,以前的北极商城、曙光电影院都没了,我的童年啊。 女儿一个劲儿的埋怨我:“妈妈,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把我带来这儿,这里根本没有小学!” 雨晨我是福建路小学的,我们学校是和萨家湾小学合并了,改名南财附小,好多我原来的老师都还在南财附小。 我小时候一直明白:南财不是个大学嘛怎么变成小学了?铁路北街的铁路在哪里?西瓜圃园怎么没见着种西瓜的地方呢? pandaVan/小猪我三年级时许府巷小学和工人新村小学合并,全校搬到工人新村小学,原来的学校改成了一个残障学校,最舍不得的是学校后面那个神秘的小花园。 后来工人新村小学又合并到丁家桥小学,前两天路过那里,发现那个残障学校也推掉了,现在只能凭记忆推断原来的许府巷小学在和中央路的丁字路口往北米左右的位置。 校址、并了我们的学校都没有了,真的什么不剩了。 天来杂谈大厂的南化五小并不是重点,但老师都还不错,由于计划生育执行的好,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我那届勉强招了2个班,每班30人出头,于是我被迫接受了6年的小班化教育。 现在看来效果的确不错,两个班出个2个东大,1个同济,1个南理工,还有其他本科若干,包括好几个海归。 那时候最有趣的是春游和秋游,学校叫上3辆大通道客车,一个学校的师生就全拉上了。后来由于生源太少,连一个班都招不满,我念4年级的时候被南化四小兼并了,当时我还戏称自己是4.5小的学生。 现在已经不知道变成什么了,校舍早已被拆,只有那扇铁门还是原来的样子。 晴天我是铁路子弟,家里世代服务于南京西站,从解放前就在那里了。 那时候下关建宁路、大桥南路一带全是铁路家属区,我们有独立的礼堂、澡堂、电影院。我就读的南京铁路子弟第二小学,原来是浦镇车辆厂的小学。类似的还有铁路子弟一小、三小、四小。 现在?你去那带看看,基本上连影子都没有了。 ICEYCHAN说到命途多舛的学校,我们昆仑路小学绝对算一个。 城墙根子那一带以前相当乱,属于外来民工聚集的棚户区,校门口小摊贩遍地,卖什么的都有。所以我们的学生构成是一半周边生源,一半民工子弟。四年级的时候,高楼门小学并了进来,没想到那帮男生更跳,经常把我们小女生吓哭。 后来那个校区被多方势力抢夺,最多的时候有三个学校在一处上课,昆仑路小学、中央路小学、科利华中学。 最后,我们还是交出了校园,给了科利华,最后几届学生并入了中央路小学。 那边现在整治的很好看了,但也再也吃不到那种脏兮兮的几毛钱一根的炸串串了。 洁贝贝城东的二条巷小学和三条巷小学都在三条巷那里,后来我们二条巷小学并进了三条巷小学,原来的地方改成了秦淮区教师进修学院。 听说现在两个学校全没了。 雨晨zt北京路小学,不是北京东路小学! 和宁海中学一墙之隔的学校,和北京东路小学隔了好远的,我老公是那里毕业的。 忻然我一直觉得我们小学那的地名很好听,叫三步两桥,所以我们学校的名字也挺好听的,叫虹桥小学。 后来被赤壁路小学并了(又是赤壁路),现在那里是幼儿园。 以上。 如果你的母校还没被谈论到的话,请往下看。 我们努力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信息,做成下面这份榜单,当然一定还有缺漏之处,等待你们的补全。 希望能在评论里读到关于以下每一所小学的故事。 消失的小学 老白下区 砂珠巷小学、府西街小学、中山南路小学、承恩里小学、六合里小学、二条巷小学、三条巷小学、象房村小学、致和街小学、石门坎小学、牌楼小学、杨庄小学、水巷小学、高桥门小学、四春小学、回民小学、八府塘小学、铜井巷小学、大阳沟小学、八宝东街小学、群立小学、洪武路小学、户部街小学、大中桥小学 玄武区 中山路小学、钟灵街小学、沧波门小学、后宰门小学、富贵山小学、前湖小学、大行宫小学、青石街小学、棉鞋营小学、香铺营小学、估衣廊小学、丹凤街小学、尖角营小学、邓府巷小学、高楼门小学、解放路小学、影机厂子弟学校、南林大附属小学、南理工附属小学、半山园小学、光华门小学 秦淮区 夹岗门小学、鲍家场小学、正学路小学、百花巷小学、东水关小学、升州路小学、六角井小学、荷花塘小学、雨花路小学、窑湾小学、路子铺小学、边营小学、钞库街小学、信府河小学、颜料坊小学、徐家巷小学 老下关区 多伦路小学、商埠街小学、所街小学、天妃巷小学、仓巷小学、北伞巷小学、白云亭小学、三元庵小学、永宁街小学、宝善街小学、董家巷小学、黄土山小学、唐山路小学、复兴街小学、方家营小学 鼓楼区 福建路小学、萨家湾小学、裴家桥小学、鼓楼小学、新华小学、汉中路小学、四海小学、傅佐路小学、北京路小学、凤凰街小学、水佐岗小学、模范马路小学、上海路小学 老建邺区 白果树小学、莫愁路小学、丁家巷小学、茶花里小学、茶亭小学、安品街小学、长虹南路小学、牙檀巷小学、明瓦廊小学、丰富路小学、堂子街小学 浦口区 肉联厂子弟小学、东门镇小学、南门镇小学、盘城小学、泰山小学 撰文?沈飞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汪淼)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需要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 ABOUTUS 自知、低调、善良、永远不安分 寻求更有趣的生活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