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撤销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并在新的武进区东部设立常州经济开发区;

撤销金坛市,设立金坛区;

奔牛、郑陆、邹区3镇,分别划归新北、天宁、钟楼3区

为何要调整区划?

调整前的区划示意图(点击小图可看超高清大图哦!全网首发!!!)

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调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决定,对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常州自年实施局部区划调整以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逐步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有行政区划已明显制约着常州在新常态下更好推进融合发展、加速转型发展,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常州中心城区空间有限,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调整前,天宁、钟楼、戚墅堰三个中心城区的空间容量较小,制约了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且与周边经济强镇难以形成有效互动,产业集聚效应难以显现。同时,城市东西走向分布四个区,规划建设难度大,横向经济轴线难以贯通,影响中心城区经济进一步提质发展。

二是金坛地区融入常州主城区存在体制障碍,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受制约。县级金坛市为茅山革命老区,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无论是“市管县”体制,还是财政“省管县”体制,都无法使金坛地区真正融入常州主城区发展,影响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三是市辖区规模差异大,资源要素分布不合理。截至年,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最大倍差分别约为40倍、13倍和17倍,行政区规模差异悬殊,影响了空间布局优化,资源要素流动,客观存在行政管理成本偏高、行政管理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

区划如何调整?调整后的区划示意图(点击小图可看超高清大图哦!全网首发!!!)

据悉,常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通知,同意:撤销常州市武进区和戚墅堰区,设立新的武进区,以原武进区(不含奔牛镇、郑陆镇、邹区镇)和戚墅堰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立的武进区的行政区域,武进区人民政府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区的行政区域,金坛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华阳南路88号。将原武进区的奔牛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郑陆镇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将原武进区的邹区镇划归常州市钟楼区管辖。

在撤销戚墅堰区的同时,经省政府批准,将戚墅堰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省编委批复常州经开区为正处级规格。市委、市政府决定,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新的武进区管理,新的武进区所属戚墅堰、丁堰、潞城三个街道和横山桥、横林、遥观三镇委托常州经开区管理。

调整何时到位?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发展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市委、市政府成立市行政区划调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人事、财经、宣传、纪检、维稳、区划等6个工作组,对区划调整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各区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推进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统筹兼顾、规范操作、严守纪律、确保稳定的原则,力争6月底基本完成区划调整任务,7月1日起正式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和机制运行。年6月30日前涉及区划调整的各相关地区和部门要继续履行各项职能,保证在过渡期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受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将带来哪些好处?

一是有利于增强常州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将金坛市撤市设区,有利于拓展常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常州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有利于消除金坛与常州主城区的政策壁垒,促进常州市区产业、人才、资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等向金坛转移、延伸和覆盖,增强金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有利于常州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步伐,促进金坛社会保障等逐步与常州主城区接轨,推动常州、金坛一体化发展,使金坛人民更好地分享常州中心城区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将戚墅堰区与武进区合并,并将武进区奔牛镇划归新北区、郑陆镇划归天宁区、邹区镇划归钟楼区,有利于常州市整合资源要素,调优产业布局,加快常州轨道交通、航空产业、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常州特色产业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有利于生产力布局优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板块。常州经开区将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统筹常州东部3个乡镇、3个街道的空间资源、产业资源、人口资源、管理资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层次招商、高水平服务,全面促进常州东部板块加速崛起,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四是有利于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我市正在积极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对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有利于发挥我市产业基础雄厚、科教资源丰富和长江三角洲地理中心等优势,加快建设空间均衡协调、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市民乐业幸福的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省和全国科学发展先行探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各板块将有哪些机遇?

金坛区将顺应“大交通、大生态、大融合”的大常州发展战略,立足全市“一纵三横”“一中心四片区”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加快东扩南移,推进常金统筹核心区建设,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发展大局,全力打造产业发达、科技先进、民生和谐、宜居宜游的生态新城区。重点围绕“一区一城一山一水”格局,以金坛开发区为龙头,带动区域特色产业集聚、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以滨湖新城为引领,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以茅山、长荡湖为重点,发挥资源禀赋优越,山水资源、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特有优势,充分挖掘、利用、提升,发展特色经济,做强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板块,把山水资源转化为金坛乃至全市发展的新动力。

  武进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总量规模最大的板块,在调整后将进一步强化“全市挑大梁、全省当先行、全国占前位”的追求,全面整合武进区和原戚墅堰区的产业优势,在更大空间范围里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形成常州经济开发区、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三足鼎立、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设立常州经济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此次区划调整的一大亮点。常州经济开发区作为“东大门”建设的新契机、全市转型发展的新高地,将以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认真研究发展战略,加快编制发展规划,突出抓好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实现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绿色建筑材料等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统筹抓好东部片区城市功能提升和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加速实现区域城乡发展一体化;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坚守生态红线,改善人居环境,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常州经济开发区建成全市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

  新北、天宁、钟楼三区经过此次区划调整,区域面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拥有了推进转型发展的更大舞台,将在大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三区将科学调整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和要素均衡配置,加速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城市配套功能,加快航空产业、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发展,做优常州国家高新区、天宁开发区、钟楼开发区等载体平台,通过推动人、产、城和谐共进、持续向上,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打造城市发展的“品质之区”,共同为全市“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